“喝喝喝”的背后,谁在“呵呵呵”?

2021-04-09 07:58:06 作者: “喝喝喝”的

还有平台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实时直播的监管确实仍有难度,直播间巡视、扫描,包括AI技术鉴定仍有漏洞。“比如说有些主播会聊很久的天,然后再猛喝一会儿,就会增加我们发现的难度。”

压实责任严监管

一段时间以来,监管部门对网络直播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大,违法违规现象有所减少。去年9月,继国家网信部门出手后,广东、河北等多地立法机关向存在假吃、催吐等行为的“网络吃播”现象出手,效果明显。专家认为,这些经验对治理“问题喝播”很有帮助。

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姚泽金认为,“吃播”“喝播”中出现的问题,表明平台监管责任仍未压实,需进一步强化。面对低俗甚至违规违法的内容,互联网平台不是简单标注“切勿酗酒”“未成年人禁止饮酒”等提示就能“甩手免责”,如因逐利冲动而不能及时处置相关内容而引发问题,平台应承担起责任。

业内人士认为,应进一步发挥社会公众监督作用,鼓励用户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投诉举报,同时督促平台企业优化现有投诉举报入口,设立更加便捷完善的举报渠道。

臧雷建议,对用户反映比较强烈、新闻报道比较突出的行业问题,监管机构也应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可以专项行动的形式进行专项监管。另外,监管部门还应出台政策引导鼓励督促相关平台企业在内容甄别技术领域的投入,切实推进技术甄别的效能,堵上相关漏洞。

姚泽金建议,平台可建立主播信用机制,打破网络视频领域长期存在“黑红也是红”“负能量也是能量”等乱象,斩断靠低俗审丑捞金成名的利益链条,导正直播内容生产、传播中的价值扭曲。

臧雷还提醒,虽然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平台和主播不构成劳动关系,但如因“喝播”导致主播身体损伤甚至死亡,主播和平台之间如就健康问题有约定,平台应承担违约责任。 新华社天津4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