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月10日),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开工,正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作为全球首个这样的平台,其建设对于光伏和储能行业来说,填补了国内户外实证实验的空白。作为推动新能源行业技术进步、加速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的创新平台,将努力为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方案和标准,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据介绍,该平台将成为光伏、储能行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十四五”期间总投资约60亿元,拟实证实验约640种方案,设立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储能产品实证实验区4个,储能系统、设备匹配实证实验区2个。依托平台同步建设实证实验智慧管理及展示平台、新能源科技研发中心、新能源科普教育基地,构建新能源产业智慧、研发、科教基地。
专家表示,开发利用太阳能和发展储能已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和应用国”,同时储能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光伏、储能技术进步迅速,但户外实际运行的专业性、系统性研究较少,已建成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性能无法有效评估。
建设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可收获宝贵的实测数据,帮助企业改进产品性能,提高制造品质,做出更加贴合实际运行工况的产品。从更宏观来看,对光伏、储能关键设备、产品、系统进行户外实证研究,能为全行业实践提供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为推动新能源行业技术进步、加速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为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数据支撑,进而为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和技术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为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专家称,截至2019年底,中国碳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8%。中国大力发展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将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