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父母、烧房子……18岁少年从人大附中到精神病院,父母将游戏公司告上法庭

2021-04-13 13:17:29 作者: 打父母、烧房

刘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小明接触该游戏一段时间左右,逐渐出现严重的幻觉,有时把游戏里的人物名字挂在嘴边,有时一个人自言自语,说得都是打打杀杀,甚至有时还会把一些游戏里的场景搬进生活。

刘女士说,一次出门逛街路过一家刀具店时,小明要求母亲一定要买一把刀。可由于买刀需要身份证,而刘女士并未随身携带身份证,于是小明便要求母亲立刻回家拿身份证。最终刘女士回家拿着身份证回到店里买了刀。

刀买回家后,小明便要求妈妈和他拿刀对打。“那是一把真刀啊,我真的很害怕。”无奈,刘女士只好裹着一个硬纸壳和儿子玩游戏。游戏期间,小明还不断说着:“打死大boss就能升级了。”这样的场景,刘女士认为,和游戏里拿刀打怪升级的画面如出一辙。

类似的“对战”游戏也同样时常发生,刘女士却并不敢拒绝,她觉得一旦让孩子情绪低落,就会导致孩子更暴力的行为发生。因此,小明只要有“对战”要求,刘女士就带着孩子到无人的郊区,自己一个人硬着头皮应付。面对眼前身高近1米9的儿子,只有1米6不到的刘女士心里常会害怕,但她不能表现出来,还要对孩子说:“这个游戏真的很好玩儿呢。”

刘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小明在2019年甚至还点燃了外公外婆的房子。2019年4月,刘女士决定带辍学在家的儿子来到湖北外公外婆的老家。但有一天,小明再次因误会母亲不把父亲转来的钱给他而大发雷霆,为安抚小明情绪,刘女士只好暂时不回家。可没曾想,短短几小时里,孩子却把房子烧了。“他看见房子外有柴火,于是往柴火上泼了5斤白酒,再点燃火柴,一下子火就窜到了房子上,引燃了整个院子。”

医院鉴定为二级精神残疾

专家:不能简单认定为沉迷游戏导致

刘女士认为,儿子烧房子的行为仍是因分不清现实和生活,把游戏里暴力的行为带入了现实生活。也是因为这一举动,小明被带进了派出所接受精神鉴定,而根据湖北宜昌优抚医院精神鉴定科的会诊结果,小明被鉴定为二级精神残疾人,需持续入院治疗并服用精神分裂类药物氯丙嗪。

根据精神鉴定书内容显示,小明致残原因方面,医院勾选为“其他”。而在评定意见一栏,院方写明:“幼时诊断‘广泛性发育障碍’,‘抽动障碍’,近五年出现情绪不稳定,行为冲动,外跑,纵火,曾在北大医院住院治疗。目前在湖北宜昌市优抚医院治疗。尚未能个人日常生活的自理,交流中言语混乱,显著兴奋,不主动配合治疗。”

对于小明幼时的发育障碍问题,刘女士解释,系罹患阿斯伯格综合征(具有与孤独症同样的社交障碍)。

那么,小明目前出现的精神疾病是否和沉迷游戏直接相关?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医生陈依明认为:“不能简单认定孩子目前的精神疾病就是沉迷游戏直接导致。”

陈依明解释,一般而言,患上某一项精神疾病,都难以归咎于某一个简单的原因,大多都系多方面综合因素形成。针对小明的情况,陈依明认为,由于孩子此前罹患阿斯伯格综合征,而该疾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孩子现在的精神状况形成有直接关系,加之后续康复治疗和游戏沉迷的干扰,导致了病情的加剧。

“从现实案例来看,单纯因为沉迷游戏罹患较为严重精神疾病的情况并不常见。”陈依明说。

打父母、烧房子……18岁少年从人大附中到精神病院,父母将游戏公司告上法庭

▲起诉书

父母将游戏公司告上法庭

腾讯:所有游戏均对未成年有防沉迷系统

2021年4月2日,刘女士一家向北京互联网法院递交了起诉书,一纸诉状将DNF游戏背后的运营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下称腾讯游戏)送上了法庭。

根据刘女士提供的起诉书内容显示,该案的案由为网络侵权责任纠纷。起诉书中认为:由于被告代理或发行的游戏未建立有效防沉迷系统,对未成年人未进行保护,不监控充值金额和次数,未告知家长未年人消费,使原告完全沉迷,并造成严重精神疾病。对此被告负有直接责任,并应对其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