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吴锦法:“让更多人看见新昌的美”

2021-04-14 10:41:18 作者: 新昌:吴锦法

浙江在线-新昌新闻网4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俞佶婷)4月9日,当记者在五马园对面的健身岭凉亭里见到吴锦法时,老人正弯着腰捡拾垃圾。与十多年前照片中的样子相比,老人瘦了一些,皮肤黝黑。那个十多年前“愚公移山”的故事,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

十多年独自修路“开山”

位于新昌江边的飞凤山健身岭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这里是附近居民健身锻炼的好去处。爬上山可以俯瞰新昌江两岸景色,山路两旁茂盛的香樟树仿佛一把把遮阳伞,为休憩的人们送上了一方清凉。而这些,都与一个人密不可分,他就是吴锦法。

1993年,还在新昌丝厂上班的吴锦法偶然发现,健身岭岭脚至北镇庙处的石阶由于无人管理,两旁杂草丛生,行人上下很不方便,热心肠的他默默当起了整条健身岭的义务管理员。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常常黎明时分上山扫地、清理杂草,并买来一些香樟树苗,沿路种下。

一晃三年过去了,前来健身岭锻炼的人越来越多。然而,当时北镇庙至山顶路段并未铺设石阶,一到下雨天便泥水横流,不仅行人无法上山锻炼,山上岩里村的村民们上下山也十分不便。“做一条石阶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的吴锦法冒出了这样一个想法。很快,这一想法得到了附近村民和热心市民的支持,大家共同集资,由吴锦法负责修路。这下,他彻底忙开了。

砌石阶首先得有石头,从未有过修路经验的吴锦法每天凌晨4点便上山找石块,一直捡到晚上7点才回家,常常顾不上吃饭。半个月后,他又拿着榔头将每块石头进行打磨。可是,吴锦法哪里会这些石匠的活儿,一开始,一锤锤的榔头总是砸到自己手上,每天十几个小时的敲打,他的手肿得像个馒头一样。尽管如此,决心要修路的吴锦法一点也不在乎,几个月后,执拗的他硬是将一条长150多米、宽10多米的石阶路铺设完成了。

路通了,上山顶锻炼的市民更多了,吴锦法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山顶的平地分布分散,人们只能在原地做些简单的锻炼,无法进行跑步等健身项目。吴锦法便想着将山顶这块空地利用起来,建一个大的锻炼场地,还能让市民在这座400米高的山上欣赏风景。征得当地村干部的同意后,他便马不停蹄地干开了。

“开山”可比修路难多了,除杂草、凿石块、砌石坎、种树苗,整整三年,吴锦法与山为伴,不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最终,山头变矮了,地皮平整了,一块1600平方米的健身场地呈现在人们眼前。搬移数千吨土石,扫破150多把大扫帚、70多个簸箕,大小铁锹、锄头10余把,种下2000多株花木,吴锦法用他瘦小的身躯完成了一个个不可能的任务。

路建好了,山开完了,吴锦法却没有停下,十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在大佛寺警钟山和七星街道健身岭、飞凤山顶等地义务修路、扫地、植树、整理场地,成了大山的守护人。吴锦法的事迹被传开了,也为越来越人所感动。1999年,退休工人吴锦法义务修建、养护健身岭的事迹被评为“新昌县十佳好事”。

病痛缠身仍心系大山

2007年以后,吴锦法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大家都以为老人年纪大了,体力不支,却很少有人知道,由于过度劳累,这些年,他一直忍受着病痛的折磨。

当初修建山顶健身场地时,由于严重的体力透支,一次,吴锦法累倒了,面部三叉神经疼痛难忍,甚至无法正常进食。但为了工程进度,他没有停下,强忍着病痛继续干活,回到家里也是半遮半掩,不想让家人担心,没成想因此落下了病根。在一次三叉神经疼痛又发作时,吴锦法的儿女带着他去杭州进行了手术治疗。但是,治疗结果并不理想,此后,他多次问诊,始终得不到根治。每次剧痛袭来时,只能靠止痛药来缓解。

记者见到吴锦法时,可以清晰地看到老人脸上的病态,尽管如此,说起健身岭上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石,老人依旧如数家珍。“你看这棵香樟树,十多年前我种下去的时候还是棵小树苗,现在长得多好啊,很阴凉的。”吴锦法说,当时自己条件并不宽裕,买不起树木,而且大的树他一个人也扛不动,就买了一些小树苗,每一棵都是自己悉心种下的,还每天从山下挑来肥料上山浇灌,才有了如今的绿树成荫。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