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摄影:柏可林)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4月15日报道:在今天举行的2021年上海市全民阅读工作会议上,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共同开展的《2020 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发布,这是上海就市民阅读状况连续进行的第九次调查。
调查显示,上海市民综合阅读率较高,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的人数占总人数占比达 97.04%,高出第 17 次 (2019 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15.94 个百分点。其中,纸质阅读率达 96.0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9.30%)36.75 个百分点;数字阅读率为 99.5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9.30%) 20.22 个百分点。而从阅读时长来看,上海市民的日均阅读时长为102.17 分钟,花在数字阅读上的时间高于传统的纸质阅读。
整体阅读收获评价良好,不同年龄段群体评价呈“微笑曲线”
对于阅读的收获评价,76.13%的上海市民选择了“比较好”或“非常好”,20.28%的市民则为一般。此外,只有3.58%的市民对阅读的收获评价“比较小”或“非常小”。
从年龄段上看,研究发现老年人群体(55 岁及以上) 阅读收获评价最高,排在第二位的是未成年人群体(17 岁以下),第三位的是中年人群体(35-54 岁),最低的是青年人群体(18-34 岁)。 不同年龄段群体的阅读自我评价呈现出了一条“微笑曲线”。
调查认为, 这条“微笑曲线”让打击进一步思考:在全民阅读这一国家 战略背景下,应当如何提升不同年龄段群体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收获,尤其是如何改善中青年群体的阅读状况,从而确保 各年龄段群体阅读收获评价都能处在较高的水平。
数字阅读日阅读时长高于纸质阅读
数据显示,上海市民的日均阅读时长为 102.17 分钟, 50.40%的上海市民纸质每日阅读时长超过半小时,而有68.50%的市民数字每日阅读时长超过半小时。
总体而言,人们花在数字阅读上的时间高于传统的纸质阅读。日阅读时间越长,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之间的时长差距越大。 这也跟市民阅读资源获取方式多元相关。除网上购书及书店购买图书外,阅读网站获得资源已成为市民图书资源选择的最主要途径,同时,社交媒体渠道以及移动 APP 也成为市民阅读 资源获取重要渠道。
家庭、交通工具成为阅读的重要场所
调查数据显示,家庭是市民阅读较为重要的场所,在不同阅读场所的选择上,“书房或客厅”“卧室”的占比均位 列前三位。传统纸质阅读的群体中,书房或客厅(65.71%)的选择排在第一位。
数字阅读作为首要阅读形式的人群中, 排在第一位的阅读场所是交通工具(地铁、公交、火车、飞机等),可见,交通工具已成为市民数字阅读的重要空间。
对于公共图书馆、社区阅览室、社区书屋及报刊栏等阅读的公共文化设施,上海市民使用频率较为分散,但使用满意度较高。使用频率为“三个月 1 次”的占比最多,为 18.30%,其次是“半年1次”(16.40%),“每月1次”(14.80%), “每月 2-3 次”(14.70%),“一年一次” (12.80%)等。对公共阅读设施使用满意度为“非常不满意” 和“比较不满意”的市民占比仅有 7.05%,“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比为 62.96%。
人文社科类纸质书受青睐,文娱类电子书占比大
上海市民选择阅读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满足兴趣需求,其他依次是获取知识信息、提高素质修养、工作学习需要、掌握实用技能、和增加交流谈资。
在纸质书种类的偏好上,上海市民选择阅读最多的是人文社科类书籍,占比为 26.44%,其次是文娱类(19.70%)、科技类(10.97%)、生活类(10.76%)、经管类(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