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睡眠令”,北京这所小学推迟到校时间

2021-04-15 23:13:29 作者: 落实“睡眠令

小学生每天睡眠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点20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点30分……

为了让中小学生“睡好觉”,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

为落实教育部“睡眠令”,顺义区马坡第二小学最近调整学生在校一日作息时间,学生到校时间推迟了半个多小时,第一节课变为8时35分开始。

供图:视觉中国

“能多睡一会儿,学生们都高兴着呢”

按照新的作息时间表,全校学生分三批入校:五六年级学生最早,要在7时45分进校测温,三四年级学生于7时50分进校测温,一二年级于7时55分进校测温。

8时05分晨检之后,学生开启30分钟的早操时间,第一节课8时35分开始。“之前所有学生是7时50分晨检,8时正式上课。”该校校长崔树昆说,新的时间表推行没几天,收到了不少积极反馈。“尤其是学生们能多睡一会儿,都高兴着呢。”

学校对新作息表留出了一定弹性

上课时间错后了,每天的课时如何保证?体育运动时间会不会被压缩?崔树昆明确说,学校不会占用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除了上午半个小时的上操时间外,学生每天还有体育课和体育课外活动时间,课后服务的时间也会安排锻炼,绝对保证补足孩子的体育锻炼。”他说,早操时间也会随着季节变化灵活调整。同时,该校正在研讨大小课结合的可行性,通过老师的备课质量,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在新的作息表上,学校也留出了一定的弹性。“有的家长上班时间早,需要提前送孩子。”崔树昆说,对于这部分学生,学校安排了专门的老师进行陪护,“喜欢运动的可以去晨练,喜欢安静的可以到书廊看看书。”

作业也是影响学生睡眠的一大因素。崔树昆介绍,一二年级学生没有书面作业,只布置阅读、书法等实践性任务,这些任务一般都会在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时间里完成。对于其他年级学生,学校则对作业实行总量统筹和控制。“教室黑板上有专门区域供老师们布置作业,班主任会对各科老师留的作业进行统筹,如果发现超时超量,会进行调整,尽量做到‘减量不减质’。”目前,各学科老师也在针对作业分层设计进行专门的教研。

供图:视觉中国

很多学校都在酝酿新作息安排

不只马坡二小,很多学校都在酝酿新的作息安排。多所学校透露,五一假期后,学校将开始执行春季作息时间,入校先上操,第一节课时间自动延至8时20分之后。

还有一部分中小学在等待教育部门的统一通知。一位小学校长直言:“本月初,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时20分,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多睡一会儿。不过,学生在校时间是固定的,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是雷打不动的,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推迟了,整个教学安排都要做出调整,所以具体落地方案还需要进行细化。”

专家观点

孩子睡眠背后是教育系统工程

北京教科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助理研究员 刘熙

面对升学考试的硬压力,部分学校随意延长学生在校时间,校外培训成风,中小学生睡眠成为可以牺牲的软问题,多年难以有效解决,以至于受到中央重视,国家出台文件进行专项治理。教育部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从“强重视、保时间、防干扰、提质量、重监测督导”等方面提出七项措施,体现了综合施策的精神。

供图:视觉中国

中小学生睡眠看似是一个简单问题,其实是一个教育系统工程,只有政府、学校、家庭、学生及社会多方主体形成科学发展的共识,才能自觉、有效落实《通知》各项措施。

要有科学的睡眠观。睡眠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它可以让我们休息,让身体茁壮成长,可增强人的免疫功能,是恢复记忆力的黄金时段。上海交大医学院江帆团队研究显示,对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来说,睡眠剥夺、生物节律紊乱不仅会引起短期注意力不集中、学业成绩下降等后果,长期来看更可能损害儿童脑功能,导致青少年抑郁、焦虑、注意力缺陷、行为冲动等情绪行为问题,显著增加肥胖等代谢性疾病风险,损害身心健康与学业发展。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