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杨寅依然相信,这个市场目前尚有足够大的红利。她将现有的中国市场与日本市场做对比,在日本商超的货架上,每年都有数百款饮料创新产品推出,货架生态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选择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分。相较之下,中国也正在向着这个方向发展。
既然初创企业进驻这个新的赛道难度较大,但骆永华认为,中国的消费者分层相对明显,用户标签越来越精细,如果一家公司的特有产品、客群定位、营销策略、资源配置等能够达到战略规划的一致性,突出重围并非没有可能。除此之外,市场上有另外一种趋势,一些具备资金实力和品牌优势、方法论积累的投资机构或公司,开始把目光盯向区域化的老品牌,期望对其进行改造与嫁接,并利用其原有的渠道优势,使其焕发新的活力与新品牌竞争。骆永华把这种新消费和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称之为“交融竞合”。
在消费领域研究已久,瓶装饮料行业从未像现在这般火热。杨寅表示,按照消费品行业的常规思路,如果PS在1-2倍,她觉得是一个更合理的范围。苏蔚亦表示,对于消费品行业,如果PS是1-3倍,愿意尝试一下。但他们都并未放弃对于新的品类的发掘机会。除却气泡水之外,杨寅认为,“功能饮料、NFC果汁、微醺酒类、健康饮品、咖啡饮品、创新元素,还有太多的新的味蕾等待优质创新产品去填充。”
但苏蔚和杨寅不约而同的表示,每个行业都会出现你看不懂的估值,但行业内是有投资周期的,“消费品这两年很火,没准过两年可能又不火了,到那时估值可能会恢复理性”。
苏蔚举例补充道,“如果以二级市场为标杆,海天味业每年增长可能20%,PE达100多倍,颐海国际也是100多倍PE,每年增长百分之四五十。元气森林如若每年能够翻番地增长,如果相信它的增长速度,那给高估值也是合理的。在食品饮料行业,农夫山泉市值逼近7000亿港元,天花板很高,如果你认为元气森林有机会做到,那么现在给它几百亿的高估值,是有道理的。但是,投资人要冒为自己的认知冒风险,毕竟是否能够做到持续的增长,谁都不能打包票。”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琼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