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衰败城区到AI高地东伦敦科技城的华丽蜕变

2021-04-16 18:42:56 作者: 从衰败城区到

金融与科技结合

这让我们不得不再次思考:为什么在几年时间里伦敦的高科技产业像乘坐火箭一样往上蹿?

这就要从东伦敦和西伦敦的恩怨情仇说起。凡是了解伦敦的人都知道,西伦敦有金融城,还有白金汉宫以及各种剧院。其中,金融城更是荟萃了英国经济的几乎全部精华,同时也是国际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级。如果说大伦敦是英国的首都,那么金融城就是日不落帝国的心脏。可就是这样一个曾经的“宇宙中心”,与一度破败不堪的东伦敦工人聚居区之间仅仅隔了一个国王十字车站。如果有机会去那里逛一逛的话,你就能亲身体验那种“上一秒天堂,下一秒地狱”的感觉。

不过,自从谷歌公司在火车站这个分界点往东伦敦一侧安营扎寨之后,风向就此改变。各大金融机构甚至比那些高科技巨头更早一步进入东伦敦,他们纷纷买房置业、开设分支机构,并且借鉴了美国的硅谷银行与硅谷投行的做法,在东伦敦开设类似的科技银行和科技投行机构,瞄准中小微科技企业,围绕科技巨头建起的价值链开展各类创新服务。此外,有些金融集团在买房置地当上“二房东”或者开办科技银行之后,决定甩开膀子自己开始高科技创业。例如,英国最大的银行集团巴克莱集团就决定大干一场,巴克莱加速器从此威震江湖——这是巴克莱集团创立的专注于金融科技的双创基地。每年巴克莱集团都会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给东伦敦的科技企业出命题作文,也就是类似于竞赛的形式,筛选出来的项目(产品/技术/服务)将直接进入巴克莱集团的生态体系,并且有机会直接入驻巴克莱集团在东伦敦的物业,与国际巨头零距离协作。现在,巴克莱集团的数字化银行服务几乎是西方主流商业银行在这个领域的风向标。巴克莱集团的成功仅仅是一个缩影,现在,伦敦在金融科技领域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

当然,我们不能忘记,高科技产业兼具技术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也就是说,要有足够的高层次人才不断从事尖端科研。这对东伦敦来说是正中下怀,在距离其10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两所世界排名前十位的高校——帝国理工学院和伦敦大学学院,它们的不少理工类专业排名世界前五位,而且这些学校的孵化器也都在东伦敦周边。最不可思议的是,从大学到东伦敦再到股票交易所,一个创业者进行一次5000米晨跑就能把这3个区域串在一起,而东伦敦正好在这段路程的中间。了解创业的人们都知道,环境、氛围和圈子至关重要,国内各种创客咖啡吧提供的最大价值也在于此。

东伦敦成功的秘诀里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高密度。其实,发展高科技产业园区肯定会吸引一些金融机构,高校资源的导入也没那么困难,聚集一些高科技企业也顺理成章。东伦敦的成功取决于超高密度的各类关键资源集聚,在不到3平方千米的城区,聚集了谷歌、微软、IBM等大批科技巨头以及它们生态圈里的中小微企业,大量银行在此开设分支机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世界顶尖高校环绕在周边。这样小的一片区域里聚合了如此多的优质稀缺资源,如此超高密度最终让东伦敦在不长的时间里实现了井喷式发展和爆炸式增长,确立了其在全球AI产业和金融科技领域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