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热搜再次敲响人们关于猝死的健康警钟。株洲某房产中介公司负责人在检查出心肌缺血后,由于不听医生的劝诫,拒绝住院治疗,短短5天内就突然猝死,酿成了悲剧。
随着消息的传播发酵,公众也纷纷担心起健康问题:为什么猝死来得如此之快?人说没就没了,自己会不会也有类似的风险?
心肌缺血导致的急性心梗、心脏骤停,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猝死事件一旦发生,院外抢救成功率极低。
数据显示,心源性猝死平均抢救成功率,中国不到1%,美国也不到2%。因此,大众一定要保持高度的重视,听从医生的建议,及时检查身体状况,做好预防治疗的工作。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要想预防心源性猝死,降低危险发生的概率,人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医学资料显示,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的、不可预期的、通常在症状突发的一个小时之内的死亡。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猝死的报道日益增多。从外卖小哥到普通职工,再到精英阶层,心源性猝死已经成为国民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严重健康威胁。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54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死亡率仅次于癌症。
为什么心源性猝死如此危险呢?
上海德达医院的杨呈伟副主任医师解释道,根本原因是救治难度大。
心脏驱动着血液向全身输送营养,是整个身体的健康基石。心源性猝死一旦发生,留给医护人员抢救的时间非常少,最佳抢救时间仅有4-6分钟;如果超过8分钟,救护的成功率只有5%,超过16分钟基本不能救活。
同时,心源性猝死又具有早期预警难的特性。许多心源性猝死案例是平时身体看上去很健康的人群,在过度劳累、强烈精神刺激、饱餐、酗酒、过度吸烟等条件的刺激下,突然就发生不可预料的猝死。
那面对心源性猝死,人们就没有办法了吗?
当然不是。
面对心源性猝死的健康威胁,人类现在最好的手段是:
如果能够做好早期的干预和筛查,可以有效降低心源性猝死的概率。心源性猝死是一种成因多样而复杂的疾病,但多数与心血管疾病、过度劳累、精神刺激等因素相关。通过筛查发现危险因素并及时干预,是可以从源头上预防猝死发生的。
通常来说,明确诊断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其中包括:
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如高危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以及多种离子通道疾病等;
后天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瓣膜病、心力衰竭等
此外,40岁以上的人群,如果合并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同样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
这些高危人群,应当高度重视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建议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评估是否需要接受“冠状动脉CT”检查,并结合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综合评估心源性猝死风险层级。明确诊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还应定期复查,并随身携带急救药品。
据杨呈伟副主任医师介绍,冠状动脉CTA结合心脏彩超、心电图,能够综合评估心脏结构、功能、冠状动脉起源、走行及是否存在斑块、斑块性质等。CT在评估冠脉斑块性质方面有独特优势,可以精准识别“易损斑块”,为高危人群提供预警和指导干预方案,以及进行治疗后的随访。
杨呈伟 副主任医师
医学影像与介入治疗科主诊医师
语言:普通话、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