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行的小林跟着社长去为一位中年女逝者整理仪容。社长温和利落地为她穿上美丽的和服,平静细致地上妆,最后给她涂上生前最喜欢的色号的口红。
仪容整理结束,死者的面容充满了生气,安详地闭着眼睛,就像睡着了一样。
©电影《入殓师》
在入殓师离开的前一秒,死者的丈夫追了出来,哽咽着表示感谢,说:
「这是她一生中最美丽的一次。」
©电影 《入殓师》
死亡并非生命的结束,被遗忘才是。
入殓师让逝者得体地离开,也让最后的告别充满温情。
不论以怎样的方式离去,他们留在生者记忆中的最后一面,永远鲜活、安详和平静。
作为“生死的摆渡人”,每一位入殓师都明白,只要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必须做好承受孤独的准备。
这种孤独,不是没人陪伴,更是不被理解、不被接受,甚至不被尊重。
网上有很多对“入殓师”的讨论——
「给我一千万,我都没有冲动。」
©抖音
「做久了,脸上气色不好。」
©抖音
还有人对做这个职业的姑娘充满歧视。
©抖音
还有人觉得,入殓师每天摸死者,脏。
©抖音
近年来,关于入殓师的报道越来越多,许多城市的入殓师都是像陈秋韵一样的90后。
他们逆着世俗的眼光进入这一行,深知自己职业的价值,并时刻存着一份敬畏之心。
一位从业20年的“骨灰级”入殓师接受采访时说,希望有一天他的孩子可以在社会上坦言“我的爸爸是殡葬工作的。”
死亡是生命最伟大的发明,因为它让我们更加懂得敬畏生命。
入殓师是每一个生命存在在这世界上,最后一个被好好对待的证据,却总是被歧视、被误解。
©第一财经
生命的伟大,就在于它有始有终。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再平常不过的规律,死亡是一扇门,它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穿过它,进入另一个阶段。
入殓师们存在的意义,便是作为守门人送他们穿过这扇门,送他们最后一程,祝他们一路顺风。
谢谢你们。
谢谢你们,认真对待事业,也认真对待生命。
©电影 《入殓师》
参考资料:
1.《95后入殓师:每年处理400具遗体,从不参加婚礼》,第一财经
向生命的摆渡人致敬!
原标题:《那个一年处理400具尸体的95后姑娘,又被骂了》
这些言论背后,其实都是对入殓师这一职业的误解。
首先,入殓师的工资并没有外界传言那么高,大部分月工资都在六七千左右。
其次,入殓师通常在无菌环境里工作,从医用防护服、医用手套甚至发套一一佩戴,并不会和遗体有直接接触。
职业的特殊也让他们十分注意清洁,哪怕接触并没有遗体的推床也会立刻洗手。
©第一财经
不管外界如何妖魔化自己的职业,在陈秋韵看来,自己做的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圣的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