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学生遭遇社交障碍

2021-04-19 16:01:59 作者: 当中学生遭遇

在心理咨询中,蔡丹艺接触过不少这样的孩子。她认为,这与孩子本身性格有关,也与家庭教育情况密不可分。“家长总是期待孩子开朗、外向,比如孩子最好从小就能主动和人打招呼。但人的性格难以彻底改头换面,越是让孩子做违反本性的事,孩子内心越是紧张、有压力,或者即使勉强做了也达不到家长的要求。长此以往,孩子人际交往的自信和底气削弱,更不容易往开朗、外向的方向发展。”

蔡丹艺说,自信是人对自己的肯定和接纳,小学、初中阶段的孩子,自信心建立根本上来自家庭;长大一些以后,可以通过思考自我改善。曾有位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在心理咨询室告诉她: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弹琴、画画,总有别人超过我,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样的话我只能在这里说,如果在班上说,一定会被认为是在“凡尔赛”式炫耀。

“有这样的思路,就是因为孩子从小总被父母提要求。家长也会鼓励、肯定,但总是悬一个很高的目标,孩子永远都达不成,需要更努力。”蔡丹艺用近期的热门电影《你好,李焕英》打比方:女主角从小成绩不好,也不漂亮,但妈妈只希望她健康、快乐、能过得好,这就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和接纳。“发自内心的悦纳是很难伪装的,而孩子往往敏感,能在父母的评价中觉察到微妙的态度不同。”

卢家楣分析,除了网络因素,学校、家庭教育对孩子分数的过度关注、忽视社交能力培养也是导致其社交障碍的外部原因。同时,这与青少年的经历、认知、情感等内部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调查显示,社交上不愉快的经历,往往成为青少年社交障碍的诱因和起点;他们也因此容易在认知上产生负性思维,倾向于捕捉到他人言行举止中的负性信息,或作出负面解释。在情感上,有社交障碍的孩子往往自信心不足、有自卑感,或者自尊感过强。

“青少年还有一些特有的思维特点,比如总觉得别人在关注他/她,脸上长了痘痘都很紧张,这是‘聚光灯效应’;还有‘闭锁性’,有什么事情总是埋在心里,或者自我强化负性情感体验,久而久之就越来越不自信。”卢家楣说,教育者可以用一些小技巧帮助孩子培养自信,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回答有把握的简单问题,多一些口头鼓励,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并帮助他们不断强化这种正向情感。

卸下压力,允许自己当一个在路边鼓掌的人

中学生应该怎样迈出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小邱说,她向往的社交状态是大家各抒己见,没必要强行跟着某一方的思路走,平等而舒适地交流。两位高中生分享了自己在社交中从不自信到自信的经历,共同点是加强“钝感力”。平平说,她曾经很担心自己说错话,后来读了《被讨厌的勇气》,尝试“假装自己是个很自信的人”,结果真的变自信了。

世同则建议,可以在团体中试试做一些意见输出,不必太介意别人的不同看法,“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他认为,从习惯性附和到主动输出意见,是一个十分有效的转变,“比如我,一开始都是别人约着出去玩,慢慢也学会自己组织活动了,就像游戏里的小辅助一下子变成输出了。”

卢家楣告诉记者,过分注意周围人的评价,是青少年在认知方面的特点。在中学阶段,孩子在意同伴的看法,甚至超过父母和老师。“比如父母希望孩子多吃一点、身体健壮一些,孩子却追求苗条、要节食,就是因为同伴群体中的外貌评判标准和家长不一样”。

卢家楣说,青少年要走出社交障碍并不困难,可以学习一些普遍性的人际交往技巧。比如,与人交谈态度要大方;对他人善意的表示要积极呼应;在讨论场合不要总是畏缩,找到机会就讲出来,哪怕只讲一小点,也会让人印象“加分”。而教育者可以创造机会,让孩子循序渐进地暴露在让他们害怕的社交场合,比如让上课发言容易紧张的孩子在课堂上讲一两句话,让孩子跟害怕交往的人远距离接触,等等。

蔡丹艺提醒,青少年固然需要培养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家长、教师和社会也应该接纳不同性格的人,青少年则要学会探寻内心、接纳自己。“现代生活节奏快、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从自己的生活工作体验出发,觉得孩子只有热情外向才能被人看见、才能占优势,但其实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内向性格的人,他们内心丰富、善于思考,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