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在读走红的中科院博士论文《致谢》时,这句话让我深以为然。
《致谢》作者黄国平坎坷的求学经历,是这句话最为有力且生动的注脚。
一路泥泞
这篇《致谢》来自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生黄国平的毕业论文。在《致谢》里,他回顾了自己22年的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
他的经历,只能用“苦难”二字形容。他12岁时,母亲离去,父亲常年不在家且好酒,对他少有照料。17岁时,他父亲和常年照顾他的婆婆也相继离世。家里的老狗小花,也因他进城上高中而“命不知何时何处所终”。
黄国平博士论文致谢部分完整版
在他困苦的少年生活里,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读书是晚上最开心的事。因没钱交学费,他也被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叫出教室约谈。“雨天湿漉着上课、夏天光脚走在滚烫的路上、冬天穿着破旧衣服打着寒颤穿过长长的过道领作业本。”
高中以前,抓黄鳝、钓鱼、租水牛,是他主要的经济来源,但总是难以避免他父亲偷卖了黄鳝换酒喝。
这些生活中细碎且凛冽的经历,没有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贴满一整面墙的奖状和从主席台领到的奖金,成为他年少时不多的支撑力量。
他高中的时候,学校免了学杂费,有人帮忙解决了生活费。进入大学后,他找到了一生的事业与希望——计算机,生活的进程开始朝着美好的方向前行。
这篇《致谢》里表现出的努力、坚韧和朴素的愿望,是戳中我们心的那股力量。不少人直呼被看哭。
有人在微博下评论,“他的世界本无光,他把自己活成了光”、“命运终究困不住一颗一直试图改变的心”。
知乎网友评价
而我们深刻地感知到,几年来社会文化环境中充斥着一股股“丧”“佛”“卷”的气息。这虽有现实的折射,但其中也有不少未经努力后的呻吟。
在这样的环境里,励志的话语会被贴上“鸡汤”的标签,努力的人会被无故呻吟者斥为异类。
我们的确不能否认机会减少、竞争加剧的社会现实,但失望和无力感应该排在行动和努力之后,而不是望文生义,听风是雨。
不要在未进一步前,就觉得前方疑无路。可能正是这样的社会心态,才使得黄国平励志的求学经历击中那么多人的心。
把书读下去
想起我自己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看了不下百篇论文,其中最爱读的就是《致谢》部分。
按照老师们的说法,对于像我们这样大部分的普通学生而言,《致谢》是自己论文中写得最好且原创度最高的部分。这点我在写完论文后是比较赞同的,因为人在一个时间段的末尾处,总有一种回望来时路的情感。
抛除亲人密集离世的情节,我自己有着跟黄国平差不多相似的求学经历。当然,我的成就和层次跟他相差甚远。但我也是一个从山村走到城市的“山里娃”,所以我深知一个偏远山区的孩子要走出来有多么的不易。
《平凡的世界》剧照
我的家乡是一个西北的山村,贫穷、干旱、闭塞,是那里与生俱来的标签。
在我们只有30户人家的村里,几十年来只出了4个大学生。更多的同龄人在初中或高中辍学,女生待嫁,男生外出务工,不久后就过上跟上辈人一样的生活。
幸亏我爷爷是个小学教师,深知把书读下去的重要性。有的时候,甚至用“考上大学才能娶到媳妇”这样的话来激励我。
放羊、割麦、牵牛······这样的生活充斥着我的童年和少年,对于山里的孩子,很容易从学生转成农民。因为农村总是缺劳力的,多一个人干活就多一份收成。一旦你退出学校,等待的就是农活。
夏天的泥泞、冬天的风雪和冻硬的馍馍,还有初中时省钱吃的一箱箱廉价方便面和高中时进入城市后的巨大自卑,我也经历过很多可以让人放弃读书的小磨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