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世界读书日 廊坊十中邀请解海龙详解读书与命运

2021-04-20 15:59:50 作者: 迎接世界读书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4月19日,廊坊市第十中学邀请到了一向情系贫困地区教育、《大眼睛》的拍摄者解海龙老师,举办《捧起希望——解海龙老师希望工程摄影展》和“学党史、明初心、讲故事、铸师魂——捧起希望读书报告会”。据解海龙老师助理介绍,这是解海龙摄影展首次走进校园,意义非同一般。

廊坊十中少先队员给解海龙老师系红领巾。

解海龙老师讲解照片背后的故事。

解海龙老师讲解照片背后的故事。

解海龙老师讲解照片背后的故事。

参观完毕摄影展合影留念。

参观完毕摄影展合影留念。

参观完毕摄影展合影留念。

本次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环环紧扣、荡涤心灵,参加活动的师生和家长们受到了一场读书至上的精神的洗礼,一致表示活动太有意义了。

本次活动除了廊坊十中师生参加外,还有来自廊坊市十七小和五小的部分学生和家长代表,他们如同星星之火,把“读书改变命运”的理念传播到各自的学校和家长中间。

下午14点,首先由解海龙老师带领师生们参观他的希望工程摄影展。“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解海龙老师从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讲起,结合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强调了读书的极端重要性。“个人‘小我’,一定要与国家‘大我’紧密结合在一起。”他一边走一边介绍每张照片的拍摄背景。驻足每一幅照片跟前,解海龙老师都能讲出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

摄影展展出的第一幅照片就是闻名于世的《大眼睛》,解海龙老师对此做了重点说明。“当时这个小姑娘只有8岁,每天要跑24里山路去上学,但是从她的眼神可以看出,她非常渴望读书。”渴望的眼神、破败的教室、简陋的桌椅、皲裂的小手……一张张照片记录的都是上世纪中国教育的心酸,贫困地区孩子们恶劣的教学环境深深刺疼着参观的师生和家长。

“上世纪80年代,我突然发现,我们国家10亿人口,其中有1.7亿是文盲,全世界的文盲中,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我们中国人!这还了得?于是,我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要让我们国家所有的孩子都能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从此,解海龙老师开始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一发而不可收,这一关注就是30年。

一个小时的观看摄影展之后,师生们赶赴综合报告厅,继续聆听解海龙老师的读书报告会。

学党史、明初心、讲故事、铸师魂——捧起希望读书报告会。

学党史、明初心、讲故事、铸师魂——捧起希望读书报告会。

报告会。

报告会现场。

解海龙老师用诚恳真挚的感情、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真实感人的故事,情真意切,娓娓道来,没有一丝假大空,没有丝毫做作,报告直指人们心灵深处,直戳人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报告会多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