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馆是巴金老人的创意,而在文学馆建设过程中,舒乙就和周明等几位一起去上海,亲自到巴金那里汇报,每次巴金都特别认真听,还说“谢谢你们”,并表示将来早日建设后,将和冰心、萧乾相约,到文学馆剪彩。
舒乙还和姐姐舒济、妹妹舒雨、舒立一起,把齐白石最有代表性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等世人广知的四条屏,以及傅抱石、林凤眠的画,约16件重磅作品留给了现代文学馆,成为镇馆之宝。
将北京一草一木留在心里
“我想到有这一天,但这一天来的太突然了。”北京出版社编审杨良志说,76岁的杨良志曾是北京文史馆馆员,他曾编辑过《老舍胡絜青藏画集》,因此和舒乙相识于多年前。
杨良志说:“舒乙太爱北京了,关心北京文化,对大家有求必应,这句话不是空的。”他记得,北京出版社曾开办北京文化讲座,舒乙应邀欣然而来,不仅讲北京传统文化,讲老舍,还自带幻灯片,让观众大饱眼福。为了宣讲北京文化,舒乙只要有空都会去,而请他题书名、题词他也一概应允。
2015年2月2日,“人民的艺术家——老舍、胡絜青藏画展”开幕式上,舒乙致辞
2015年8月13日到8月19日,“品读北京·北京出版集团2015精品图书台湾巡展暨两地出版文化交流活动”在台湾举行,舒乙带来的“文学与艺术的相遇——齐白石与老舍、胡絜青”讲座,让台湾朋友听入了迷。舒乙告诉大家,老舍、胡絜青收藏的100多幅齐白石画作捐献给国家。他还一一讲述了精品收藏背后的故事,介绍其艺术价值。
让杨良志印象深刻的是,那一年台中阴雨连绵,在一家古老的书店,要举办老舍文学讲座,讲座晚上7点钟开始,但观众稀少。“我心里想这么少的人也就是应付下,走走过场吧。”当时舒乙身着白色西装,精神矍铄,出乎杨良志的意料,舒乙仍旧像正式讲座一样,花费一个半小时谈老舍的作品、老舍和朋友们的交往,就仿佛面对的是满屋子听众一样。
杨良志曾参加过舒乙80岁生日聚会,席间,舒乙告诉大家,他日后一是想写点散文,二是画一些画,三是整理父亲母亲的藏画。关于舒乙的散文,杨良志记得,舒乙曾住在安定门附近,往南看是波光粼粼的护城河,他常常会在护城河边散步,把北京草木全留在心里,并化为一篇篇动人散文。而那些回忆父亲老舍的散文更是动人,他还写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往事,写巴金、冰心等。关于舒乙的画,并不拘于水墨还是油彩,中西混搭,他画了北京故宫、北京名胜风景,也会在海外旅游随时画风景画、人物画,他还画过塞纳河畔的恋人。“他的画带有灵气,他画故宫石砖缝的小草,常常用独特的眼光看待古老遗迹的生命现象。”杨良志说。
和家人一起把书画宝贝捐给国家
“很吃惊!悲恸!”4月22日凌晨,正在工作室创作的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得知舒乙去世的消息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尽管舒乙先生这几年一直没有苏醒,但我总觉得他就在我们身边。”据悉,舒乙在2015年因突发脑溢血后长期住院。前年,吴为山曾去医院探望,“他住在重症病房,我去了之后,他的家人很高兴,说只有那一天,舒乙先生的眼睛睁开了,我听了心里也有一丝欣慰,希望他能醒过来。”
吴为山回忆,他与舒乙神交已久。2013年底,舒乙代表姊妹首先提出愿将父母珍藏赵之谦、翁方纲、傅山等明清书画珍品14件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在沟通过程中,吴为山详细阐述了中国美术馆的藏品序列和学术定位,并表示尤为希望家属能够补充捐赠一些近现代艺术家的美术作品。舒乙随即调整捐赠意向,并同意中国美术馆在其家藏中补充遴选现代艺术作品。于是,任伯年、吴昌硕、陈师曾、齐白石、傅抱石、林风眠、陈半丁、王云等一批近现代艺术大师的精品得以入藏中国美术馆。
“舒乙先生非常慷慨,这些作品填补了中国美术馆在收藏中的很多空白,它们不仅仅是绘画作品,更记载了当时的艺术家以文会友的经历,具有史料和文献价值。”吴为山说。为大力弘扬捐赠精神,中国美术馆这几年以多种形式不定期地展出过这批珍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