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王圣教序》,是学习行书绕不过的一本帖。
它既有小行书的灵动,又有小楷的细腻,千年以来,它滋养了无数书法人走上光明大道。
《 集王圣教序》虽是集字而成,但字字经典,每个字都值得深入分析。
张志庆老师二十多年的学书时光,从当初的碑刻一路到顺利踏上帖学之路,丰富的经验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促使他顺利走上从碑到帖的路子,《 集王圣教序》是“垫脚石”,《兰亭序》虽完美,却不适于初学者,若修炼不够深,很容易误入歧途,跳脱不出。
三十余次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览,书法作品曾获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优秀作品奖,全国首届行书大展一等奖,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大展优秀作品奖,第二届“北兰亭”电视书法大奖赛二等奖,山东省书法创作突出贡献奖,山东省书法篆刻展一等奖,第十四届“群星奖”一等奖等, 今年更是入了第七届兰亭奖!
张志庆老师坦言:学好《圣教序》,夯实基础,这些离你也不遥远!
5月9日(本周日)晚上8点,张志庆老师教你从碑刻还原到墨迹,解决《集王圣教序》的临摹与“生发”难题。
张志庆老师教学手稿
很多书友偏执地以为:学传统,就是学那些名人的经典作品,天天就学那老几样,一味地追求名帖,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别人学什么就学什么!
更有甚者,沉迷“抄”帖,一天两通《圣教序》写得不亦乐乎,但丢掉字帖,依旧是一手精准到位的“自由体”。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从临帖到创作的过程如此艰辛呢?
未曾体会到帖中的变化!
张志庆老师认为字要有法有势,没有字势和字法的字,毫无生机...
张志庆老师作品
5月9日(本周日)晚上8点,张志庆老师教你从碑刻还原到墨迹,解决《集王圣教序》的临摹与“生发”难题。
书法圈有人称:
张志庆老师是一位在 不断回溯中超越时流的“高手”,因为他明白:想让作品变得更有古典意韵,更大气,不是一味地照搬前人风范,最重要的还是夯实基础,汲取优秀元素,自己能灵活运用!
而《集王圣教序》的价值首先在于能启发而后学,你能学到很多很多的险绝手法,结构的变化...
“复归平正”,懂得变化,或者研究过变化的人,在《集王圣教序》中就会发现处处有变化。
而不懂字的人,没研究过变化的人,看《集王圣教序》是平和的。
没有变化的字,就如同古人说的“状若算子”,呆板机械,了无生趣。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并不代表你就比别人差,而是在学习方法上“栽了大跟头”:
一是临帖的目的没有明确,就是我为什么要临帖,临这个帖想要学它什么;
二是临帖时没有太多思考,仅就写形而写形,依葫芦画样,大脑没有对起笔、行笔、收笔的特点和结字特点形成记忆,手上没有形成与原帖一致的书写状态和习惯;
三是估计个人坏习惯根深蒂固,无法在创作中融入所临的帖的精神。
笔下无形,纵称笔法如何了得,也是枉然。
所以不少写的字,总会给人感觉入古不深,少一种古人笔下的骨鲠之气,很多研究者将原因归结于用笔;
对此,张志庆老师指出了六大关键点:懂字法无常、尽得其势 懂外定内变、大开大合 懂经心无意、自然意外 懂收放自如,无有雷同 懂楷正之法,端庄古雅 懂形质高古,意趣难求
《圣教序》中的字,来自于王羲之不同的帖中,而实际上王羲之是一帖一面目,若是能将这么多规定内容的字收集起来,并要做到风格大致协调,“多变”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6个关键点能掌握,能在书写的片刻之间,在笔下生出如此丰富的变化,并且一气贯注,自然和谐,古今以来,通法之极则,一人而已。
不信你可以试!
5月9日(本周日)晚上8点,张志庆老师教你从碑刻还原到墨迹,解决《集王圣教序》的临摹与“生发”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