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泗水县民间艺人李瑞华一把剪刀“剪”出的精彩人生

2021-05-11 10:01:48 作者: 济宁泗水县民

鲁网5月11日讯一把剪刀,几张红纸,上下翻飞间,惟妙惟肖的人物、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便跃然纸上。济宁泗水县中册镇李家峪村,52岁的残疾人李瑞华,剪纸三十余载,用一双巧手剪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5月10日,李瑞华将一张红纸铺在桌子上,手拿着一把小剪刀,不一会功夫,就剪出了一张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喜庆作品。“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虽然不是党员,但也想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希望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今年52岁的李瑞华,幼年时因为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重度残疾,幼年时,她经常跟着父母四处求医,亲戚经常看着她发愁叹气,邻居也经常看着她摇头。小瑞华每当看到同龄的小朋友背着书包蹦蹦跳跳的去上学,心里都十分羡慕。随着年龄的增长,双腿始终无法正常行走,这种羡慕渐渐转为了失望、难过和自卑。年幼的她经常躲在角落里看着小朋友们嬉笑玩耍,再躲起来偷偷哭泣,一天,又偷偷躲在屋里哭的小瑞华不小心碰翻了母亲的针线筐,稀里哗啦,把母亲的剪刀、门帘带、枕头顶、绣花鞋样子洒了一地,这可把小瑞华吓坏了。她赶紧跪着、爬着,拾起了剪刀,又把地上的花样一张、一张捡起来,再把那些皱巴的纸花舒坦开,整平,压好......她看着针线筐里的东西,突然想起来,母亲每次拿着剪刀不一会就能剪出很好看的花来,突然萌生了好奇,她拿起剪刀学着母亲的样子尝试剪纸,正巧担心小瑞华的母亲推开门进来,看到小瑞华对剪纸感兴趣,就坐到一旁拿起剪纸给她做起了示范,按照母亲的示范小瑞华剪出了人生的第一幅剪纸,从那时起,年幼的李瑞华就爱上了剪纸,每天坐在家里跟母亲学习剪纸、绞花,时间就在学习剪纸的过程中慢慢流逝过去,她跟着母亲学着剪些花鸟鱼虫,送给街坊邻里亲朋好友,时常受到好评和赞誉,因为剪纸,她很少再偷偷躲起来难过,她曾说是剪纸把她从无法正常行走的绝望中拉了出来,剪纸让她忘掉了自卑,变得越来越自信,随着慢慢长大,她也练就了一手剪纸绝活,渐渐地,十里八乡都知道,李家峪有个姑娘剪纸剪得特别好。

1988年,时任山东省机关事务局局长的王身廉到中册挂职,想要跟有艺术特长的贫困青年结对进行帮扶。经由当时的中册镇文化站长介绍,王身廉与李瑞华取得了联系,了解到李瑞华的情况后,王身廉搭桥送18岁的李瑞华到省城济南,拜了济南的剪纸名家张成铸为师,在那里,李瑞华虚心学艺,老师专门为她取了个艺名,就叫“残有志”。从此,李瑞华在严师的精心栽培下,如鱼得水,剪纸技艺长进更快、更大。她剪出的花鸟鱼虫别有情趣,活灵活现;她刻制的红楼仕女纤细精巧,令人赞叹;她创作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她塑造的现代人物千姿百态,神采非凡。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她就成了张成铸工艺美术社的顶梁柱,还协助恩师办起了两家工艺美术分厂,领班带徒,每日忙忙碌碌,恩师张成铸为了嘉奖爱徒李瑞华,专程为她定做了手摇轮椅。这样一个自强、自信、自立的姑娘,师傅多次表示,希望她留在济南安家落户,可李瑞华不留恋都市生活,一直牵挂养育关心她的父老乡亲,1997年,她毅然选择了返回老家,并与本村忠厚坦诚的青年结为伴侣,经营剪纸、成衣,盖起了新房,建立了幸福美满的家。

30多年来,李瑞华继续从事剪纸艺术创作,靠着坚强的毅力,凭着灵巧的双手,剪出了万余幅作品,先后在全国10多家报刊发表,济宁市艺术馆在宣传长廊举办了她的作品陈列展,历年来她参加省、市、县的剪纸作品均获得一等奖或金奖。她新创作的染彩剪纸鲜活亮丽,她刻制的每个人物都笑容可掬。她剪刻的“梁祝人物传说”,再现了优美绝伦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剪纸作品构图生动,巧夺天工,吸引了广大艺术家的眼球,为“梁祝”成功申遗立下了头功,该系列作品已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