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妻子跌了一跤,河北农民用五年建了座桥(图)

2021-05-12 06:43:35 作者: 因妻子跌了一

石桥修好后,不止方便了赵家。以前,村里去田地的路窄得只能过一辆农用车,农忙时容易堵车,有了石桥,大家就有了错车的地方。

县里听闻这事,来给这座便民桥做测量和评估,又装了护栏。村里把赵振书家旁的胡同定名“石桥胡同”,不知道是谁给桥起了名叫“夫妻桥”,又是谁在地图导航软件里,把这里标注为“了丝坡爱情桥”。

今年,石桥被媒体报道后,晏爱维跟丈夫开玩笑,“人家都说桥是你给俺修的,俺也出力了呀,有份功劳呢”。

赵振书说:“要不怎么叫夫妻桥呢?”

一户人家:像造桥一样建造生活

石桥在夏天最热闹。桥跨在河道上,通风凉爽,从地里干活回来的人们,有的会坐在桥上歇息。吃晚饭时,晏爱维有时会把饭桌摆上桥,一家人吃完了,还在桥上玩耍。

“月亮好的时候,你到桥上心情也可高兴呢,那是很漂亮的,好天里月亮正明,你在桥上走,身后有点人影,看着也都可好呢。”晏爱维说。

桥修好后,赵振书去石家庄一带的工地打工。晏爱维在家进进出出,每天在桥上走过好些遭。

他们在这桥上迎来许多好日子。桥修好两年,女儿考上大学。接着,儿子娶了全家都中意的媳妇,成亲时,乐队就站在桥上吹打洋鼓洋号。接着,家里相继添了孙女、外孙和小孙子,晏爱维开始帮忙带孩子,不再出去嫁接树。

赵振书前些年当小工,一个月只挣百十块钱,近几年跟着人学,干上了木工,赚得多了些。“我是想退休了,孩子们也劝我别干了。”他今年没出正月就出来干活,一直还没回过家。

他想回家,守着他的桥,他的果树,他的妻子。

“我就是喜欢农村。”儿子在太原打工,去年贷款买了房,女儿在石家庄,但赵振书觉得哪个城市都不如家里。“都不如农村安静,车太多,走路不方便,人还不串门。”

他很早就想好,等老了就要在村里栽点树,种点地,养俩鸡,养个猪。

“我总感觉儿子老了也会在村里养老,那时候孙子他们会回家过年,永远是这种形式,这个家就像个老根据地。”赵振书说。

他一手筑起的石桥也会是个老根据地,几百年地立在家门前。“应该能用得很长远,赵州桥到现在多少年了?”他笑着问。

造桥时,他就想起过这座传说里有神仙走过的桥,希望自家的桥也能那样长久。

今年,他为妻造桥的故事传出去后,时而有人来村里看桥,看完了打卡拍照拍视频。工友们看见他也调侃“这就是修桥的老赵”。

对于一些文章里称他们夫妻是“神仙爱情”,赵振书觉着“说得太神话了,其实就是家里需要有个桥”。晏爱维也说,“我能走多少年啊,还不是为的子孙后代?”

但是,为了家,为了子孙,为了妻子,不都是种“爱情”吗?

【编辑:陈海峰】

生活也像造桥一样,一块石头又一块石头,一天又一天地建造起来了。

晏爱维感觉这两年的日子,就像新婚时丈夫说的那样,越过越好,他们出门可以抬起头、挺起胸脯了,“不是噌一下变好的,但没走什么弯路,就这么慢慢、慢慢地爬了上来”。

赵振书说这靠的是两个人的努力,“离了干不行”。

除了打工,他们将近20年前还承包了块荒山,开垦出来,栽了核桃和板栗。头10年,果树没多少收入,现在进入盛果期,核桃行情好时,一年能给家里增收一两万块钱。“不可能马上有收入,早点栽,它慢慢长,以后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赵振书说。

晏爱维现在在家带3岁多的小孙子,不能出去打工,就在门口种上菜,养上鸡。每天早上一起来,烧火做饭,浇菜养鸡。

62岁了,她整天还不断琢磨怎么能多做点事。

核桃现在不景气,板栗还行,能不能找个老板来包板栗?周边几个村一年能产出十几吨。

或者能不能接个服装加工类的活计?村里像她这样有老有小出不了村的妇女有十几、二十个,都有缝纫机,有的连敲核桃仁,给个三块五块的活都愿干,组织起来不比打麻将强?

她还想过做快递点,村里能接货不能发货,寄快递要走十来里地去别的村子。最近,她想得比较多的是养猪。

“你说打麻将,耍两把可以,要整天那样,咱打心眼儿里还是想找事干,不然时光白白浪费了。他爷爷60岁了,也不能光在外边打工,以后人家不用了,也要回家。现在年轻人压力也可大,车子、房子、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