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面规范电动自行车统一停放、统一充电、统一管理模式,市民安全意识同步提升

2021-05-12 07:20:01 作者: 上海全面规范

电瓶短路起火5分钟后,火势还在继续扩大,消防人员随即灭火停止实验。明火被扑灭后,两辆电瓶车已经被烧得只剩下金属框架,柜子床板等物品皆被烧毁,三只小白鼠均未能幸免,连笼子都被烧化了。

实验还发现,电动自行车燃烧不仅火势凶,还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尤其是一氧化碳。“当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超过600ppm时,短时间内就会引起人窒息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电瓶车除骨架外,其余部件多由塑料、橡胶和聚氨酯材料制成,包括电池中也含有化学品,这些材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停在楼道里的电瓶车着火,还极易引燃楼道内堆放的杂物及电表箱等,雪上加霜。

肇事元凶

蓄电池质量不过关是主因

上海消防部门此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本市发生的381起电瓶车火灾事故中,因电池单体故障引发的火灾事故占总数的34.7%,电池过充电占21.8%,短路占8.9%,自燃占3.8%,接触不良占2.9%,其他原因占27.5%。电瓶车蓄电池质量不过关,是导致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有些蓄电池过充时电池会膨胀,但短路等故障很难从电池外观判断,“随时可能发生爆燃,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因此,禁止电瓶车进电梯、楼道及人员密集场所,是保障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管理手段。

“违规改装改造电瓶车,也是导致火灾多发的重要原因。”业内人士指出,私自改装、加装电池的电瓶车,破坏了整车电路的安全性能,更容易造成线路过载或短路等故障,继而引发火灾。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外卖、快递从业人员为提高电瓶车速度、延长续航时间,违规改装或加装大容量蓄电池、大功率电机,违规串接蓄电池、使用不匹配充电器,有的还加装可燃装饰材料。据相关部门估算,约有七成快递外卖从业人员在居住场所充电。“这样做既带来了火灾高风险,也导致快递、外卖从业人员成为火灾伤亡事故的主要受灾群体。”

此外,一些居民在电瓶车发生故障无法使用时,为贪图便宜选择非正规门店和非专业人士进行维修,或自行维修,同样增加车辆火灾风险。

消除隐患

上海持续推进集中充电场所建设

如何保障电瓶车充电安全?今年,上海将“为500个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为老旧小区内既有的1000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加装消防设施”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规范电瓶车统一停放、统一充电、统一管理的模式。

在上海街头和部分社区,一批电瓶车智能换电柜和充电柜,也为电瓶车充电集中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有些小区管得严,不允许住户将电瓶带进室内充电。也有用户安全意识比较强,担心回家充电发生意外。”某品牌智能充电柜运营方工作人员介绍,充电柜刚好能满足这部分群体的需求。“一般用户晚上下班后入柜充电,第二天白天上班前取出,每块电池在柜内停留的平均时间为10小时左右。”

这些智能充电柜具备高温报警、过载保护、漏电保护、自动灭火等十余项功能,能有效保障电瓶充电安全。“这些充电柜已经跟公安、消防物联网、社区综合治理平台等联网,实现电瓶车充电安全管理的智能化、可视化。”业内人士表示,在一些不具备集中充电点改造的老旧小区,智能充电柜作为电瓶车集中充电管理的有效补充,通过“车电分离”的方式,进一步降低火灾隐患,减少灾害损失。

近年来,上海消防、公安等部门持续展开消除电瓶车安全隐患的相关整治行动,不断强化车辆生产、销售、改装等环节的源头管控。同时,对每一起火灾追根溯源,依法依规实施处罚,涉及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