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团队领跑“创新北京”

2021-05-12 07:19:00 作者: 青春团队领跑

制图:程璨

2019年12月21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第四届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会场,一个小女孩被地球各种轨道的卫星模型吸引。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

北京从不缺少青春热血和智慧头脑。

创立多个民营“第一个”时,陈春先46岁;创办北大方正时,王选49岁;在中关村掘出“第一桶金”的柳传志40岁;从北大辞职、创办了新东方的俞敏洪31岁……今天,一大批90后、95后乃至00后年轻人,正投身北京的创新大潮施展才华与抱负,书写着新时代创新与创业、责任与担当的青春故事。

正是一代代年轻人的敢闯敢试,让古老的北京一直奔跑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快车道。

——————————

1980年,正值壮年的陈春先和几位中国科学院工程师,在海淀区一间破旧的砖瓦房里,成立了北京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由此开始,他们成立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民营科技企业、第一个民营科技研究所,他们梦想将中关村打造成中国的“硅谷”,陈春先因此被称为“中关村第一人”。

40年后,85后张旭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危急的2020年年初回国,她希望用所学为研发新冠肺炎药物探路。几个月后,新冠肺炎对症药的研发有了实质性突破。

一直埋藏在她心中的创业种子开始萌芽。2020年年中,张旭带着研发雏形参加由北京市举办的首届HICOOL全球创业大赛,在这场由北京市举办的最高级别创业大赛中,张旭获得一等奖,获奖者可分享8000万元奖金,并可在创业期获得10亿元创投基金助力。

此后,张旭开启在北京的创业之路,成立了丹序生物,专注新冠肺炎药物研发。曾在国际顶级投行工作的她,深切感受到北京作为全球最具创新活力的蓬勃兴盛。

一座城市对创新的渴望与帮扶

寻求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一直是张旭的追求。

念博士时,张旭师从化学家、生物物理学家谢晓亮,探索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全球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研究领域,谢晓亮声名显赫。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张旭师生积累多年的研究成果有了用武之地。导师谢晓亮在2020年年初邀请张旭回国参与药物研发。

当时采用康复者血清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已有成功案例,但血清的数量毕竟有限,张旭和团队研发的利用中和抗体进行治疗的原理与血清治疗相同。研究团队利用其在单细胞基因组学的专长,联合北京佑安医院,从60位康复期病人身上筛选出8558种病毒蛋白结合抗体序列,不到两个月,团队成功找出14株高活性的中和抗体。

第一时间取得大量样本,为后续找到高活性的抗体提供了先决条件。回首2020年那段争分夺秒的日子,张旭说:“新药从早期研发到临床至少需要两三年时间,我们把这个时间段缩短到不到半年。”她感叹,“我们之所以能动作这么快,既有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高效性,也得益于第一时间得到北京市各个机构的大力支持。”

在药物研发阶段,从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到昌平区政府、佑安医院等,多个部门和机构在资源对接、合作方选择等方面对研发团队给予全力支持。

这让张旭和团队感受到一座城市对创新的渴望与帮扶,而这只是近年来北京创新创业大潮中涌现的一朵浪花。北京像一块创新的吸铁石,有着强大的磁场。从2015年到2019年,北京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30%,每日新设科技型企业数量从110家增长至250家。

以创新为驱动,年轻人成弄潮儿

多年来,北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年轻人成为创新大潮的弄潮儿。

“十三五”时期,北京出台“科创30条”、高精尖产业“10+3”等系列政策,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5年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9万家,独角兽企业93家,数量居世界城市首位。

北京产业格局凸显“高”与“新”,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产业双引擎作用持续发挥,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累计增长56.9%、58.5%,金融、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进一步提升,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快构建。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