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医学上海设施掀开面纱,“未来医疗”触手可及

2021-05-13 08:03:24 作者: 转化医学上海

在打造世界最大的代谢仓群过程中,转化医学上海设施积累了大量关于医疗人工智能的经验。比如,衡量代谢仓好坏的最重要指标是测量二氧化碳的精确度,空间越大,精确测量越难实现,因此国外的代谢仓基本是舱体。利用精密传感设备和人工智能算法,“上海设施”将代谢仓做到了“屋”的大小,却仍能保持对二氧化碳浓度的精确测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一个面积约20平方米、装备纯国产设备的代谢仓正在建设中。林靖生表示,相关技术进一步集成后,代谢仓有望在社区“健康小屋”落地,为疾病早发现、早干预提供量化参考。

每一块地板都智能,智慧病房现雏形

引导机器人细心回答你住院时的每个问题,智能病床记录下你睡眠时的各种姿态,静脉注射配药机器人完成日常药品配置操作……在覆盖全院的5G技术加持下,转化医学大楼内的300张临床研究床位,几乎就是一座未来医院的模样。

在这里,所有床位都通过智能设备及信息化技术组成“多功能智慧临床研究集群”,每个床单元具备自动感知、临床研究数据自主集采功能。“从踏入病房的那一刻起,地板就在记录你的体重、步态,一旦有人跌倒,护士台马上就能收到信息。”林靖生介绍说。

这里的床旁空间也做了特殊设计,将手术臂与设备带功能“二合一”,集成为三面智慧吊臂。在靠近病患的一面有插座、数据线接口,而另两面则集成了四个医用气体口、托盘等。这一创新设计由转化医学上海设施科研人员与企业共同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这里积累一定量的临床数据后,有望成为未来医院的“标配”。

汇聚创新的“未来感”在转化医学上海设施随处可见:结算机器人、三维上肢力反馈机器人、5G磁控胶囊胃镜系统等新发明、新设备,都将在这里走完投产前的“最后一公里”。以结算机器人为例,它装备有条码阅读器(POS机),每日“巡房”后,若有病人需要结账,即可照射腕带上的条形码完成“床边支付”,免去了排队结账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