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5元,“沪惠保”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2021-05-13 08:05:23 作者: 每年115元

“沪惠保”的出炉,在“惠”字上做足文章。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精算过程中,曾出现过200多元、300多元的价格博弈,多部门、多机构几番测算、讨论,最终将定价锁在每年115元——一个“可以触碰的最低价”。

据“沪惠保”的相关参保政策,一个人的医保账户余额可以给六个人投保,包括本人、子女、配偶、父母,换言之,115元的价格即便全家投保也不会破千元,“惠”字饱含的数据惠民深意可见一斑。

打破部门围墙,成就“极致购买体验”

尽管是一个商业保险产品,“沪惠保”诞生的背后,离不开上海多部门、跨系统的通力合作:由市医保局指导,上海银保监局监管,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提供技术支持,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从中协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保险公司在设计这款商业保险时需要的数据并非患者的个人就医数据,而是医保系统“经数据安全和隐私保障维护的人群数据”,经银保监等部门协同给予保险公司。

如此一来,就规避了健康数据隐私泄漏的问题,保障了数据安全。这也是为何记者在市医保局采访时多次听到这样一个概念:“沪惠保”并非数据开放,而是数据利用。这一探索也为接下来的人群健康数据可持续“赋能”生活新应用场景开了好头、打下基石。

购买流程极其便利,也是“沪惠保”备受点赞的原因之一。市民在手机上点开“随申办”,跟着页面提示购买即可,属于“秒购”。极其舒适的购买体验背后,是数据的跑动,是部门的联动。尤其是市大数据中心的深度参与,让“沪惠保”的购买场景在上线当天就嵌入“随申办”App,市民登录微信、支付宝等不同的入口都可以进入“随申办”主页面,无需另外下载应用。

据透露,“网络页面不卡壳”成为这些部门、共保体信息团队联动的重要 “作战目标”。他们形象地说,这次属于“大兵团作战”,经过一次次的压力测试,最终扛住了购买高峰的考验,共同成就了老百姓的“极致购买体验”。

记者了解到,这份上海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至今已有600多名外籍人士购买(“沪惠保”不限户籍、在沪参保即可购买),这个数据赋能生活的新场景,还成为地区营商环境、企业引进人才的全新“加分点”。

7月1日,“沪惠保”将开启第一个年度的保障期,届时就将产生保单理赔。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延续投保的体验感,理赔也将以友好界面提供在线到账、投保者“零跑动”等服务。当然,考虑老人的传统习惯,“沪惠保”计划设立线下理赔点。

“在基本医保之外,这款普惠商业险之所以能做得下来、保得下来,恰恰是数字给予的底气、发挥了作用。”谈及“沪惠保”,有专家表示,“这个商业保险的做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很好的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