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结合,要想“电动车不上楼”,还有哪些事可以做

2021-05-13 20:41:07 作者: 疏堵结合,要

做好设施配套和服务,

免去业主后顾之忧

成都电动车电梯内自燃的消息出现后,不少网友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堵不如疏,首先小区车棚不够,一下雨都淋湿,其次充电桩不够,回来晚了根本没地方充电,再者,充电桩价格比正常电价贵了不少……如果解决上面三个问题估计大家都不会推到楼上了”“如果有足够的防御车棚和充电桩,充电价格低廉谁还愿意把车弄上楼啊,配套设施不全再就是充电价 格贵,就不好弄了”。很多网友提出,不让电动车上楼,这是堵,真正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靠疏导,也就是要有足够的停车的地方。

针对网友“吐槽”的车棚和停车位的问题,吕永琦认为,一方面电动车不让上楼,另一方面楼下没有车棚和充电桩,这的确是一个矛盾点。对于如何化解这种矛盾,吕永琦又拿章丘碧 桂园凤凰城举例进行了说明。他说,在制止和安装“防电动车上楼梯控系统”之前,他们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并统计了小区内的电动车数量。“拿东区来说,现在一共是6个车棚安装 有充电桩,还有另外两个专门停放闲置电动车的车棚,完全可以满足小区居民电动车的停放和充电问题。”

另外,网友也有另一种声音,有些小区有足够的充电桩,但却处于闲置状态,业主还是选择 将电动车推上楼充电。给出的理由是“有点贵”。一位业主称,小区的电动车棚一个月收90元钱,两块钱充3个小时,一个电瓶充满要六七个小时,折合每天充电停放的成本接近七八块钱,一年下来最少也要两千元的成本,比某些便宜的电动车还贵。

在记者的走访调查中发现,有些小区的充电桩一小时2元、有些2.5元,还有一些只要8分钱。 价格悬殊不小,充电桩的充电价格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大家选不选择充电桩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方便,一个是实惠。”朱文龙认为,电动 车上楼的原因无非就是车棚、充电桩数量少,管理责任不清晰,另外一个就是费用贵了。

他认为,充电是一种高频的行为,看似一笔相差不少,但日积月累,价格差就出来了,算一下账,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在家里去充,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就显得尤为必要。

“充电的确是一种商业行为,但因为涉及到安全又带有公益的性质。”朱文龙说,这时候, 政府就应该积极介入进来,跟物业和企业进行及时沟通,多听听居民的意见,在建设中设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建设后提供一个统一的服务,将便民的好事做成人人点赞的实事。

另外,对于改装的、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动车,朱文龙认为还是要从源头开展治理、加强市场流通环节的管控,并对老旧电动车存量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盘活、加大违法成本,倒逼这种现象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