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人们卸掉疲惫,获得情感慰藉的避风港。在第27个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大河网聚焦一批平凡而普通的家庭,这些家庭的成员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做出了一件件或光荣、或独特、或令人动容的事,他们用家风守护着家的温度。
大河网讯(记者 祝传鹏)随着红色绒布一层层展开,一枚 “抗美援朝纪念章”映入眼帘。这枚奖章的主人叫张金生,今年55岁,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焦作车务段嘉峰货运车间的一名货运员。
张金生的父亲张宜富是一名老铁路人,1950年参军加入铁道兵部队,当年10月就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这枚奖章就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颁发给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人员的纪念章。
1954年,张宜富转业到郑州,在阌乡站工作。战时往事,他很少提起。在张金生印象里,父亲是个特别能吃苦的人,这也是他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带回来的精神。
张宜富(第三排左三)
“不要怕吃苦,好好干活!”这句话是张宜富的口头禅。他去世后,张金生一直把父亲的纪念章带在身边,把纪念章当成了时刻激励自己的“传家宝”。
因为当过列检员,张金生对货车车辆构造比其他货运职工更熟悉。现在负责货装加固安全工作后,他将这一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创造出自己的一套“秘籍”:防车体倾斜、防货物撒漏、防车辆配件断裂、防小门搭扣脱槽。
张金生在工作中
每次检查时,他都要按照自己总结的“两端站、中间看”的方法,对车体进行细致检查,不放过每一个可疑之处。老张在工作中特别注意检查货物撒漏问题,按照小门“U”字型检查,大门“山”字型检查的方法,借助手电筒照射和用手触摸,及时发现细微的缝隙和裂纹,避免货物撒漏。
张金生的儿子张丛慧,2016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洛阳机务段三门峡西运用车间。刚开始,他有些不适应铁路工作的辛苦,一度想辞职。
张丛慧(站立者)
张金生拿出了“传家宝”纪念章,给儿子讲述了爷爷在朝鲜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修铁路、不畏艰难险阻架桥梁,转业到铁路后兢兢业业维修线路等故事。捧着纪念章,张丛慧流泪了,他明白了铁路人肩上的责任,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担当。
张丛慧在工作上更加用心,2017年8月成为一名电力机车副司机,2019年5月取得电力机车司机驾驶证,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学员到火车司机的蜕变,成为车间青工中的业务能手。
现在,张丛慧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能驾驶复兴号动车组,驰骋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