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记者 徐晨
一个15岁初中女生,将脑中闪现的旋律改编成一首歌红极网络,拥趸者称其为“音乐天才”,反对者则认为女孩的成功得益于技术工具的出现。
技术确实降低了创作的门槛,在推动创作自由实现的同时,也给内容生产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颠覆性改变。
15岁“天才”后浪的成色
近日,15岁女孩Vicky宣宣因独立创作歌曲走红。一位普通初中女生,一段数学课上脑海中蹦出来的旋律,一款简易直观的乐曲创作App,三者碰撞出了令诸多网友为之惊艳的美妙音乐。截至目前,女孩创作音乐过程的视频在B站播放量已经超过一千万,在该平台上这算是少有的量级。同时,Vicky宣宣的B站粉丝已经超过一百万,官方认证为知名音乐up主。
然而,在粉丝网友们狂热的赞美声中,音乐人周雨思泼出了一盆冷水——“天才不应该是简单地复制粘贴、模仿别人的东西,从这点来看,女孩当下还不算是天才。”在周雨思发布的题为《15岁女孩爆红揭开了流行乐坛最后的遮羞布》的视频里,其对女孩的创作风格等进行分析,矛头首先指向了女孩的创作才能。周雨思的思辨颇为含蓄但却激起了不小的水花。记者截稿前,该视频在微信视频号已获赞2.3万,1800多条评论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有网友认为周雨思吹毛求疵,也有人认为她的意见理性中肯。
“女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支持。”更引人深思的是,在周雨思看来,女孩的成功意味着越来越多非专业人士都可以通过掌握技术手段创作音乐作品。音乐创作不再那样遥不可及。
事实上,真正让这次碰撞火花十足的,是专业精英与平民天才之间的“对抗”。一边是没有受过系统训练的15岁女孩,另一边的周雨思却是妥妥的音乐精英。百度词条介绍,周雨思的头衔包括音乐家、钢琴家、北京源未文化CEO,本科就读于波士顿大学钢琴表演和经济学系,研究生就读于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当代表演(制作)专业。正因如此,这场唇枪舌剑已经上升至流行音乐圈中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两个圈层的对立。
技术让创作门槛降低
技术升级正推动着内容产品的不断优化。从音乐创作领域来看,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音乐创作的技术手段越来越丰富,录音、混音、剪辑技术的精进,推动作品高质量呈现,给人们带来更丰富的视听享受。
从内容生产者群体来看,技术推动了更为大刀阔斧的变革。
过去,15岁且未经专业训练的情况下就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的音乐作品,在流行音乐圈里确实是少见的。“音乐教父”罗大佑21岁开始作曲,直到28岁才凭借专辑《之乎者也》走红乐坛。“周董”周杰伦18岁参加选秀崭露头角,但直到21岁才真正获得关注……过去,没有发达的互联网和发布平台,音乐创作的相关设施,如录音棚、混音台等,被唱片公司等机构掌握,创作者是否能得到关注需要经过机构把关,音乐创作人获得关注的机会并不平等。因此,15岁的女孩想要录一首歌并发布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如今,她却可以将脑海中的一段旋律制作成完整的作品,并自行发布。必须承认,女孩的走红离不开其个人才能,但如果抛开简单易操作的技术工具支持,恐怕也难以成功。
简化技术工具的出现打破了内容生产的专业壁垒,就像一块打破精英主义平静湖面的小石子——入水声音不大,却可以直达湖水底部,在表面激起一圈套一圈的涟漪,逐渐向远方扩散。正如Vicky宣宣本人,就是借着类似“库乐队”那样易于上手的软件完成了创作。
“只要掌握了技术,未来5岁的女孩就能做出一首不错的音乐!”周雨思的话乍一听有点夸张,但却不失启示——技术可及性的提高,正在降低专业领域的准入门槛,专业人才被迫转让出部分话语权。
事实上,技术可及性降低的不仅仅是流行音乐圈的门槛,视频、摄影、文字等诸多内容生产领域都因为简化技术工具而出现了话语权的下放。例如,智能手机的摄影功能、美图软件,就成功使摄影、修图门槛降低。
20世纪90年代,一部“傻瓜”照相机要三五百元,相当于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不是谁都舍得置办的物件儿。更重要的是,即使买了相机,自己摆弄的效果也未必理想。因此,那个年代摩登的年轻人拍照都要去照相馆,化妆造型后按照摄影师的指令摆弄一番,然后怀着期待的心情几天后再把照片取到手。取照片那天,就像开盲盒,可能是立马买个相框裱起来放在客厅的“光影留念”,也可能是表情僵硬效果不佳的“尴尬回忆”。时光流转,如今拍照已经随时随地可以自助进行。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下载好对应的软件,就可以随时随地拍摄并进行“一键美颜”、加滤镜、调光线等系列操作,而且可以按照自己的审美进行个性化调节,“创作”出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从这个角度来看,技术工具的出现成功为创作自由赋能,推动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的影响力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