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1073名“尼它”们回家的寻亲力量

2021-07-28 17:52:26 作者: 帮助1073

这些长期滞留人员大部分无法正常交流,也没有身份信息。为了帮他们找家,方法试了一个又一个。

2018年3月,受人像比对技术用于公安部门破案的启发,“寻亲专班”开始运用人像比对技术为长期滞留人员核实身份。

“人像比对并不能马上核查出身份,而是先通过系统初步筛选出20张相似度高的照片,再以人工核对方式核定身份。”北京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张正中介绍。

这次尝试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第一次比对,就从3万多张高相似度照片中核定身份并寻亲成功129人。后续又进行的第二次、第三次比对中,又成功甄别身份200余人。

通过人像比对寻亲的同时,DNA比对、科技寻亲、人工问询等方式也在同步进行。

人工问询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通过人工问询获得有效信息后,再结合头条寻人、公安大数据平台人像对比、户籍检索等方式进行精准查询。

尼它的成功寻亲,是“寻亲专班”在DNA比对、人像比对无法进行的情况下,利用人工问询和科技寻亲方式成功寻亲的一个缩影。

家的方向是一点点拼凑出来的。张士巧说,精神、智力障碍者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限,想要从他们嘴里获得有效信息,常常要花费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

“仿佛在大海捞针,常常感觉像是在碰运气”。张士巧说,患精神疾病的人虽然经常胡言乱语,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依然有着过去生活的印记,这些印记可能夹杂在胡言乱语里,却是打开他们回家之路的“钥匙”。

尼它说出自己的名字是“意外收获”。王丽说,尼它刚入院时,“问话不答,只会摇头或点头示意,不愿与人接触,也不愿意进食”,只能用静脉输液或鼻饲保证他的营养摄入。今年7月初,工作人员和他聊天时,他突然说自己叫“尼它”,但是问他家在哪里,又不愿再说了。

7月8日上午,张正中和北京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督导检查科科长琚敏从北京赶到衡水七院,对尼它再次进行询问,又得到一个关键信息,尼它说他的家在甘肃卡坝村。

“尼它”“甘肃”“卡坝村”……这些零碎信息为尼它的回家之路找到了突破口。接下来就像一场“寻亲接力”赛,不断推进尼它的回家之路——

当天15时37分,张正中联系上甘肃省定西市救助管理站,该站提供了甘南州迭部县救助站站长考次力的联系方式。

15时49分,张正中与考次力取得联系,考次力用藏语与尼它直接对话,得知尼它是甘南方向的藏族人。

16时23分,整合后的有效信息通过“头条寻人”方式向甘肃省甘南州精准推送。

7月9日上午9时44分,经过考次力的进一步查询和核实,获得尼它的准确家庭信息。

10时20分,张正中接到尼它侄儿沙九的电话,时隔17年,尼它找回了自己的名字和身份。

寻亲成“痴”

像尼它一样能准确说出姓名和家乡的长期滞留人员少之又少,更多的是模糊的名字、地址。这对通过公安大数据平台协助查找受助人员信息的民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52岁的王曙是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公安局星沙派出所的教导员,也是一名公益寻人志愿者。三年前,王曙开始协助衡水七院开展受助人员的信息查找工作。

“大部分精神、智力障碍人员由于无法确切说出具体、准确的信息,有时可能需要对一两千条相似信息进行甄别和筛查,这个过程相当艰难和耗时。”王曙说。

今年4月,王曙受托协助查找受助人员苟艳春的家庭信息,但她只能说出自己的父亲叫“苟玉强”。

王曙通过公安大数据平台查询后发现,全国叫“苟艳春”的人超过870人,叫“苟玉强”的超过450人。推算“苟玉强”的年龄缩小范围后仍有超过400人。400多条信息,每一条都要核对,“查了6个多小时,倒数第二个查到了”。

“当时欣喜若狂,幸好没有放弃,如果放弃就错过这个机会了。”王曙说。

“问出的每个信息都很关键,多一个有效信息,就能缩小搜索的范围,更能增加成功的机会。”今年56岁的马义民是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公安局民警,也是协助“寻亲专班”查找受助人员信息的爱心民警。

在马义民看来,查询寻亲信息是一种“碎片化”搜索,“就像一张被撕碎的纸,每一个有效信息就是一片被撕碎的纸,通过信息查找,把这些碎纸一点点拼凑起来,组合到一定程度就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