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速、限载、限续航,外卖行业陷入迷茫!外卖员难道靠变异?

2021-07-29 07:20:39 作者: 限速、限载、

请您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将为您带来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统计,我国电动自行车年销量超过3000万辆,社会保有量接近3亿辆,产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乱象也丛生,为了更好地对电动车进行规范,新国标应运而生。新国标施行后,所有不符合技术规范的电动车都不允许生产销售,非标电动车逐渐被禁止上路,违者可能面临查扣、罚款。在官方和媒体的宣导下,消费者开始主动购买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车产品。

新国标已于2019年4月15日开始施行,为什么还是经常能在路上看见高速穿行的外卖车呢?外卖员骑的电动车到底与普通电动车有什么区别,为何速度又快,续航又久呢?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新国标车安全方便有保障,作为日常代步工具非常不错,但限速、限功率、限续航,不够匹配外卖员这类把电动车当生产工具的群体。新国标在执行时给了非标电动车临时信息牌,所以大多外卖员使用的非标电动车在过渡期内仍能上路。为提高电动车的速度,不少外卖员会对车进行改装,比如拆除限速装置等。外卖车一天长时间运转,购买大容量电池的成本动辄近万,所以大部分外卖员会选择轮换备用电池的方式保证电量。还有不少租共享电瓶的站点,算下来每月只用花费几百元,划算多了。

随着新国标的深度执行,外卖行业繁华之下的隐忧凸显。外卖员的工作注重速度效率,新国标电动车不能满足这一群体的要求,私自加装改装电瓶车违规且安全隐患大,非标的电动车也仅有几年的过渡期,那过渡期结束后,外卖员又该如何抉择呢?电轻摩的载重、速度和续航倒是比较符合外卖员需要,但全国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施行严格的“禁摩令”,划分为摩托车类别的电摩或将被误伤,即便产品符合上牌要求,不能上路也是白搭。

在外卖骑手聚集的贴吧中,有骑手写道,送外卖就是与死神赛跑,和交警较劲,和红灯做朋友。因为在外卖系统的设置里,配送时间是唯一衡量标准。平台一方面激励骑手尽可能接单送单,一方面各种“优化”压缩时间。算法再强大,也有不可优化的因素:取餐速度,高峰期人流移速,红灯等待时长,不可测的天气,电梯速度,顾客的配合……到最后,算法能压榨的只有骑手在路上奔波的时间而已,骑快点,改装车把手拧到底;跑快点从普通人跑成博尔特,赶时间,横穿马路,逆行,闯红灯……这也是骑手成为“高危”行业的主要原因。最后,还可能会遇到一个不“顺路”帮忙带包烟或扔垃圾就给差评的顾客。

外卖员被平台和顾客推着当飞人,又被管理规范强迫放缓脚步。近乎苛刻的高效要求与现行安全标准矛盾重重,真的不可调和吗?小编认为,在执行禁摩令时,各地方在综合考虑工作需要和安全规范的前提下,如果能针对外卖行业也使用新的管理办法,也是人性化的体现。其次,外卖平台应当给不可控因素留一些空间,赋予算法一些温度,顾客们多一些理解,不滥用差评权利,骑手们在保证按时送达的同时,也要注意行车安全,遵守交通法规。

针对现存种种矛盾,你还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来源:新能源战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