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后骚扰电话不断,是谁泄露了业主信息?

2021-07-29 22:02:57 作者: 购房后骚扰电

购买的房子就要交房了,本是一件开心事,可海口的这些业主却很苦恼,因为他们近段时间陆续接到装修、家具等各种推销电话的轰炸。事实上,业主们的遭遇并不是个案,很多购房者都有过类似经历,这种涉及个人隐私的骚扰行为着实令人气愤。那么,是谁泄露了业主的信息?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海口某小区业主群内吐槽经常接到的推销电话。受访人供图

遭遇:新房即将交付,业主们却频繁遭遇骚扰电话

这段时间,海口市民刘先生(化姓)感到格外烦心,因为他每天都能接到很多推销电话,让他不堪其扰。

原来,刘先生之前在海口市琼山区勋亭路某小区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如今新房快要交付了,刘先生就陆续接到了很多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电话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向他推销家装、家具等服务。尤其这两个月以来,刘先生接到的推销电话更是越发频繁起来,有时更是有人“排队”添加他的微信。

“真的好夸张,对方不仅能叫出我的名字,甚至连我购买的楼盘房号也一清二楚……”刘先生分析,自己的个人信息只有开发商掌握,如今每天接到陌生电话10个以上,这一定是个人信息遭到了泄露。

遭遇陌生电话骚扰的业主不止刘先生一人,打开刘先生所在的微信业主群发现,很多业主在群里吐槽接到的陌生推销电话。

“我昨天下午接了5个电话!” “刚刚又接陌生电话,各种门窗、家装,真是搞笑,我自己都不知道房子哪天可以收,他们都晓得。”……

业主群内,抱怨声此起彼伏。很多业主怀疑,是开发商把他们的个人信息泄露了。

不过,新海南客户端记者向该楼盘有关人员了解此事时,对方予以否认。

“我们公司是有规章制度的,这一块管得很严,不可能是公司泄露出去的,但不排除员工个人私自泄露的情况,目前公司内部也在调查此事。”该楼盘有关人员说。

揭秘:个人信息泄露的渠道多种多样

这种事,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7月28日,新海南客户端记者街头随机采访了20名市民,市民们均称接到过类似的骚扰电话。这些电话、短信不分时间、场合,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甚至有潜在的诈骗风险。“只要在售楼处留过电话,自己的个人信息可能就被泄露了。对于这种事,市民往往也只是怀疑,很难去追究谁的责任。”海口市民小张说道。

那么,究竟是谁泄露了市民的个人信息?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中介从业人员告诉记者,购房人在正常购房过程中,需要留下电话和地址的地方有好多处,如从中介代理公司手中购房的,就要签订《认购书》,接着和开发商签订合同,需要办理贷款的还要到银行办理按揭。这样一来,掌握购房人个人信息的至少有中介代理公司、开发商、银行等,等到收房时,物业管理公司也会全面掌握业主的信息,而在每个环节中又有许多人参与其中,可以说上至部门负责人下至普通员工都有机会接触业主的个人资料,所以说,不一定哪个环节或者是哪个人就把购房人的信息给泄露了。

“在小区物业或者早期售楼中心都能获取购房者的电话号码,尤其是一些开发商的售楼人员流动性大,卖完这个楼盘后,就会到另一家楼盘继续从事销售工作,这时,售楼人员带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人脉,前期积累的购房人信息也会一并带走。”某房网房产经纪人吴先生向记者透露,有时有些人为了谋取利益,私下兜售个人信息的情况也会发生。

建议:购房合同应注意买受人信息保密条款

说到个人信息买卖,我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记者通过梳理相关报道发现,因非法贩卖个人信息被法院判刑的案件时有发生。2017年底,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就公开宣判了一起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两被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并出售获益,涉及信息过亿条,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和四年并处以罚金。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