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份报纸的创刊号原件首次同时展出,毛泽东为何删去报道中的六个字?

2021-08-02 06:00:13 作者: 这三份报纸的

中共一大召开日期的线索藏在《申报》的报道里?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创刊号和上海《解放日报》创刊号原件长什么样?两者又是什么关系?建党百年来,报纸版面记录下了党史上的诸多重要历史事件。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今天,由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图书馆、解放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印迹——一百个版里的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特展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开幕,本次展览将开放至8月27日。

三份创刊号原件首次同时展出

展览分为“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四个部分,用丰富的革命文物、报纸版面与新闻报道,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前行足迹,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辉煌历程。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展柜内陈列着以年份为序排列的报纸版面和相关图文报道,其内容来自解放日报从《申报》、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和上海《解放日报》三份报纸中遴选复刻出的一百余个版面,它们记载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重大事件的报道,时间跨度为1921年至2021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还将上海图书馆藏《申报》创刊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力奋教授藏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创刊号、解放日报社藏上海《解放日报》创刊号三份原件首次联袂展出,成为一大亮点。

创刊于1941年5月16日的延安时期《解放日报》

“三份报纸的创刊号原件本就难得一见,这次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三件原件同时展出,更加难得!”一大纪念馆陈列研究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历史上看,三份报纸相互关联,此次展览特意选择原件而非复制件进行展示,可以更有力度、更加生动地展示百年辉煌的历史过程。

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前后总计经营77年,共出版2万余期,在中国新闻史和社会史研究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则创刊于1941年5月16日,曾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由毛泽东题写报名并撰写发刊词,阐明了报纸创刊的宗旨和任务,党报就是要准确地宣传党在不同时期的政治任务及为了完成政治任务而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成为教育人民群众、指导革命工作的武器。记者看到,现场展出的创刊号原件已经发黄,上方还盖有一枚蓝色的学校图书馆藏书章,可见此原件有着丰富的收藏历程。

1947年3月,国民党军进犯延安,党中央转战陕北,当年3月27日,《解放日报》停刊,报社编入党中央队伍序列,跟随毛泽东转战陕北。1949年4月24日,中央决定把《解放日报》的报名交给上海,作为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和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当年5月28日,上海《解放日报》创刊。

上海《解放日报》的创刊与《申报》有着紧密的联系。1949年5月27日,汉口路上走来了接管《申报》的解放军,当日下午,《申报》全体职工大会召开,军管会宣布接管《申报》。第二天,中共中央华东局兼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正是在申报馆的原址上出版了第一期报纸。

资料记载,5月28日早晨四五点,汉口路309号报馆前已聚集起几百个卖报小贩。平时此刻是《申报》出报时间,可到天亮透还不见报纸出来,卖报小贩们急煞。突然报馆门开,出来两个一身戎装的解放军,他们宣布:从今天起,《申报》停出,共产党的《解放日报》出版。卖报小贩顿时欢呼:“解放啦!卖《解放日报》啦!”

据工作人员介绍,百年前的老报纸保存到今天已非常脆弱,展出的《申报》创刊号此前已进行过修复。由于当时的制作工艺有往纸张中添加酸性物质的习惯,纸张易发脆,在展出时需特别谨慎,除了采取恒温恒湿等基本措施,还要防止纸张直接接触展台等,力求在保护原件的同时达到最好的展览效果。

版面配文物再现百年奋斗历程

此次展览在形式设计上着力创新,大胆突破,整体设计紧扣“100年”“版面”“印迹”等核心元素,前言以红色为主色调,用简约大气的体块堆叠,展头处选用“1921”与“2021”呼应百年历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