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何以成为近代中国“光明的摇篮”?熊月之新书深度剖析

2021-08-03 08:45:02 作者: 上海何以成为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8月2日报道:什么是“光明的摇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诞生在上海?上海红色文化何以与众不同?历史学家熊月之历经30年打磨的全新力作《光明的摇篮》给出了答案。8月2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光明的摇篮》出版座谈会举行。

“光明的摇篮”,是毛泽东同志对近代上海红色文化的综合评价。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5月29日,新华社发表毛泽东同志修改批准的社论《祝上海解放》,称上海是“近代中国的光明的摇篮”。

“以‘光明的摇篮’为书名,就是想要梳理上海作为‘光明的摇篮’的内涵或特点,探讨上海成为‘光明的摇篮’的原因。”熊月之介绍。

《光明的摇篮》从全球视野和历史维度深度解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以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为坚实底色,首次完整提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上海需要六大因素的支撑,即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系统、工人阶级与先进知识分子的社会基础、发达的水陆交通系统、便捷的邮政通信系统、可供依托的社会组织系统、可资利用的租界安全缝隙等六大因素相互支撑,构成上海的独特性,使得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应运而生,诞生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熊月之表示,《光明的摇篮》力图从整体史角度解读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与发展的历史,“具体地说,关注三个空间、六大支柱(因素),解读上海红色文化尤其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的历史”。

“三个空间”是指上海、中国与世界。关于上海空间,书中梳理清楚近代上海城市不同空间的形成、演变、相互关系。关于中国空间,梳理上海在全国的地位,包括上海怎么由一个普通的沿海县城,发展为中国最大城市上海与全国的联系;作为文化事业中心,上海报纸、杂志与新出版物在全国的比重,上海在翻译、介绍西方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方面的领头作用。

熊月之谈到,近代上海人中八成以上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移民来沪时所依赖的路径是投亲靠友,依赖的主要是血缘、地缘与业缘。此外,近代上海与一般城市不同之处,在于其存在的国际联系。“上海、中国、世界”这三个空间,同心圆式地渐次扩大,使得发生在上海的众多事件,不但具有全国影响,而且每每具有世界影响。另一方面,发生在上海以外的全国或世界重要事件,也会对上海产生异乎寻常的影响。

结合三个空间与六大支柱,熊月之在《光明的摇篮》中将上海红色文化特色概括为闳、深、雄、奇四个字。“闳,广阔、丰富。从1921年至1949年的28年间,中国共产党共举行过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其中三次是在上海举行的,另有六次中央全会是在上海举行的;28年间,中共中央领导机关有126个月设在上海。深,深邃、深远。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许多重要的思想、理念,是在上海酝酿、产生的,党史上许多具有重要意义、深远影响的事件是在上海发生的。雄,英勇、雄壮。192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卅运动;1926年至1927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在上海发动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奇,奇特、奇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利用上海政出多门、事权不一的特殊格局,创造了许多奇迹。”

在熊月之看来,闳、深、雄、奇,有的体现的是壮美,如英勇抗敌,慷慨赴难,有的体现的是优美,如思虑深邃,巧妙周旋,“壮美、优美,相互映照,就构成了上海红色文化的美妙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