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响在疫情一线的应急党员声音

2021-08-03 17:23:28 作者: 回响在疫情一

疫情防控,南京溧水区吹响集结号,用强有力的行动坚决予以回击,南京溧水区应急管理局党员干部主动担当,冲锋在前,让“我是党员我先上”这个最强音响彻抗疫最前沿。

有一个声音——“力量要随着任务走!”面对严峻形势,溧水区应急局党组果断按下工作“暂缓键”,迅速把重心转移到防疫上,科学统筹力量、靠前指挥调度,组成“抗疫突击队、防台准备队、志愿预备队、后勤保障队”,合理分配,密切协作,发出倡议书,号召大家以实际行动践行应急人的初心使命,在任务考验中砥砺品质、彰显品格,已先后派出局领导在内的110余人次参与核检保障、流调核查、社区值勤等任务。

有一个声音——“为什么不派我值勤?”陶华才是一名老安监,兼任法规科长和监察大队长,考虑他工作繁忙、年岁较高,就没有安排他值勤,他却“质问”说:“为什么不派我?都什么时候了,不用考虑什么年龄!”这些年,陶大队长一直注重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帮助企业改进安全工作,疫情期间更是坚持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双指导,赢得企业广泛好评。涂晓捷是地震办的一员老将,明年即将退休的他一直活跃于各类志愿行动中。此次疫情,他第一个在工作群发出请战信息“我要求第一个参加社区防疫值班!”不仅如此,他还主动提出要值大夜班,同时给他多安排执勤次数,他诚恳的说,就是希望能在退休前再多为群众做点事!时逢河南遭遇洪灾,陶大队长听说一些企业有赈灾意向,便招呼涂晓捷这个“老热心”,一同沟通协调,高效组织联络,短短两天就有序联动近30家企业筹集水泵、方便面等物资累计达30余万元,以最快速度送去溧水关怀,鼓舞灾区人民共渡难关。

有一个声音——“这点困难又算什么?”地震办党员李鑫的家属即将待产,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平稳,加上地震工作本身也需要24小时值班,因此开始时也没有安排他去社区值勤。李鑫得知后强烈要求重排计划,“一线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才是真辛苦,我们这点困难就不要再提了,对于家属待产,虽然有些愧疚,但没大家哪又有小家呢?!”要求必须让自己参与一线值勤,发挥带头作用,“我是丈夫,也很快会是一个父亲,但我首先是一名党员,在这紧要关头,总不能徒有虚名吧!”

有一个声音——“那我能做点什么呢?” 疫情爆发时,“烟花”台风也即将过境,防疫与防台都来不得半点马虎,这把因健康码“黄码”隔离在家的王嵘和田小伟急坏了。王嵘是救灾科的负责人,在隔离期间每天与同事保持着联络,“虽然居家隔离,但材料整理和表格填报这些工作我在家也是可以做的!”而综合科的田小伟由于驾车路过禄口,被大数据判定为“黄码”,隔离期间他看着工作群里大家忙碌的工作状态心里很是焦急,一直主动联系社区参加核检、申请转码,“大家都在抗疫第一线忙着,我却天天在家干瞪眼,饭都吃不香!”

有一个声音——“防疫也不能忘了安全!”天山水泥芝山灰岩矿在台风过境后启动复工,收到消息的基础科科长王晓红说,“平时不能出问题,关键时候更不能干扰大局,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安全!” 第一时间与科室黄致立赶赴矿山,对开采边坡稳定性、排水情况、复工安全教育等指标进行现场确认,并提醒企业加强疫情防控,确保复工有序、防疫有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大战大考,溧水区应急局党员坚守“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说最朴实的话,做最坚决的事,把安全生产严实作风带到防疫一线,坚持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让党旗飘扬在一线,让党徽闪耀在一线,也让志愿“红马甲”活跃在一线,为溧水区织牢疫情“防控网”贡献应急力量!

卞跃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