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诊疗两不误 疫情防控期间我省看病就医有保障

2021-08-12 23:33:36 作者: 防疫诊疗两不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疫情期间,医院不免成为很多人心中“危险等级最高的地方”。特殊时期,医院还能正常就诊看病吗?有发热症状会不会被隔离?急诊患者需要做手术住院有安全保障吗?带着一些市民的疑问,记者走进省会多家医院进行了实地探访。

门诊患者大幅减少 线上诊疗异常火爆

8月12日早晨8点,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西门入口处,不少患者正在排队等候入院。记者看到,现场用遮阳棚搭建的通道两侧摆放了七八张醒目的二维码扫码指示牌。在工作人员的提醒下,患者正确佩戴口罩、并保持安全间隔依次进入,经过严格的查验健康码、测体温、出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等“通关”程序后,方可入院。

进入门诊大厅,各个就诊区域入口处的红外线感应门会再次测量体温,一旁的工作人员会对每位患者的流行病学史进行详细询问和排查,确保万无一失。

受郑州疫情的影响,近段时间,该院门诊患者相比以往明显减少。但来院就诊的患者都自觉地间隔就座,所有就诊区域严格执行“一人一诊一室”制度。

“目前我院门诊、病房等医疗服务已全部正常运行。本着对患者、家属负责的态度,医院构建了入院、门诊、病区‘三道防线’入口筛查机制。同时,院区实行了道路单循环管理,所有人员、车辆单向通行,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保障就医安全。”该院感控办主任张韶凯说。

有序就医、严格管理,这是记者在多家医院看到的场景。目前,郑州各大医院门诊均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很多医院在门诊就诊时不再查验核酸检测报告,但住院患者仍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即便没有,也可在院内进行检测,最快4—6小时出结果。为减少患者就诊次数,一些医院还适当增加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单次开药量,确保患者安全就医,诊疗质量不打折扣。

相比线下就诊量的大幅减少,线上诊疗异常火爆。疫情发生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豫中一”平台问诊量比平时增加了近3倍;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开通“妇幼专家免费网上问诊”,预约挂号、复诊咨询、孕妇课堂、心理互助等多项线上诊疗服务,备受追捧。

急诊开辟绿色通道 发热患者合理分流

疫情期间,万一遇上急诊外伤、急诊分娩这样的紧急情况,去医院就诊安全吗?专家表示,“对于急症或危重症患者,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到医院就医,注意做好防护。”

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急诊科,均开设有心血管、脑血管、儿童等急诊抢救及核酸检测绿色通道;在郑大三附院,急诊产妇来院后,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之前可先在隔离分娩间进行分娩,确保母婴平安,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在河南省儿童医院,危重患儿救治和核酸检测同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出具前,患儿实行单间隔离医疗救治,阴性结果出具后方可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发热门诊几乎成了各家医院的“标配”。但也有不少患者担心,出现了轻微发热症状去发热门诊是不是会被隔离?去医院会不会成为密切接触者?

“这样的过度担忧没必要。”省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程剑剑介绍,医院实行严格的预检分诊,所有发热病人会由专有通道、专人护送至发热门诊,与普通患者实现分流就诊。“发热门诊有着严格的就诊隔离区域划分,经过核酸检测、流行病学史排查,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后,普通发热患者将到呼吸科门诊就诊,疑似或确诊患者将进行单人单间隔离观察和治疗。”

“目前,全院所有医务人员进行了三轮核酸检测,医院每天定期对各个区域进行消毒、消杀。因此,去医院看病接触感染者的机会并不会显著高于其他相对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患者仅去医院看病并不会成为密切接触者。”省肿瘤医院相关负责人说。

专家提醒,如无流行病学史,单纯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而乏力、发热、咳嗽等症状都不太明显,也可能是普通感冒,年轻患者、无基础病人群,可暂居家观察。一旦发热症状加重或呼吸困难加重,要尽早到发热门诊就医;年长患者或有基础病人群,建议尽快就医。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