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从沈阳桃仙机场转运隔离酒店的幕后故事 他们默默战斗在机场防疫的最前沿

2021-08-13 14:01:10 作者: 揭秘从沈阳桃

“当其他城市战疫吃紧的时候,当众人酣梦甜睡的时刻,当大家在空调房内躲避酷热的时候,有这样一群人,默默无闻地战斗在机场的疫情防控前沿,承受着身体的疲累,淬炼着面对风险的勇毅。他们时刻准备着,用自己的辛苦捍卫沈阳战疫成果,织密织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网络,最大限度防止疫情输入,用赤子之心温暖重点地区抵沈旅客的归途……加油,机场国内转运车队!”以上这段文字,出自沈阳市交通运输局机场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孙晶薇8月10日的朋友圈,记录了交通运输部门国内转运车队最真实的工作状态。

那些个日夜坚守,“管道式”转运旅客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沈阳市交通运输局便启动了机场转运工作,50辆出租车坚守机场防疫一线打响“转运保卫战”。

8月12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来到桃仙机场,在“国内到达”区域看到了一排干净整洁的出租车正在待命,所有驾驶员身穿防护服,背后清晰地印着“交通”二字。

据了解,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国内转运车队一直坚持点对点旅客转运,将重点旅客手递手转交给相关部门接收人。这些出租车驾驶员始终与交通执法人员坚守一线,对重点地区抵沈旅客进行“管道式”转运。2020年新冠肺炎暴发至今,桃仙机场国内转运车队共发车13874辆,转运第三方入境旅客及重点地区抵沈旅客26659人。

转运一密后,他在车内煎熬21小时等“结果”

“在出租车里整整待了21个小时,等待‘宣判’的感觉真的很煎熬!”8月12日,记者见到了转运组成员吕俊,他今年47岁,开出租车已经有20年了。2020年2月25日,他主动报名参加机场转运工作。

7月8日20时30分,吕俊接到机场调度信息,需要转运一名乘客去盘锦隔离酒店。接到任务后,转运组总调度李越有问吕俊:“这位乘客疑似一密,你敢拉吗?”想了一秒钟,他回答:“敢!”

做好所有防护后,他们从机场出发了。一路上他的护目镜、口罩、一次性手套从未摘下。当天23时46分,吕俊将乘客送到盘锦隔离酒店,并与值班人员做了交接。之后按要求将车辆做了彻底消杀、通风后开回沈阳。7月9日6时许,他接到通知暂时不能回家,需要一直在车里隔离,等待该乘客出核酸检测结果。

吕俊回忆说:“当时我将车子开到离家不远的空地,一直没有下车,家人将饭送到后备箱,等他们走远我才取了吃一口。当天下午4点半,我接到盘锦市防疫人员电话,表示该乘客核酸为阴性,一直悬着的心可算放下了。”

记者问,“在车里坐了近21个小时,一定很焦虑吧?”吕俊说:“毕竟有心理准备,但越到后来越紧张,那种心情真是煎熬。”

孩子刚满周岁,他已在机场参与转运一年多

刘雪松,36岁,开出租车8年,2020年4月主动报名来到转运车队。今年6月5日20时许,他接到一位先在广州隔离14天后又飞回沈阳的乘客到抚顺,6月6日早,他接到沈阳防疫指挥部的询问电话,表示该乘客已发烧,并让他居家隔离,家属也不能出门。他告诉记者:“我的孩子才1岁多,当时爱人带孩子在一个屋子,我自己隔离在另一个房间。7日我做了核酸检测后才继续转运工作。”刘雪松坦言,当时自己并不害怕,因为当初主动报名时就已经想到了会有这种情况。在机场坚守了一年多,刘雪松表示,自己现在已经成为转运“老人”,比新人更会防范。

闷住劲儿再战一程,星光定不负赶路人

一桩桩小事,一个个细节,一次次咬牙坚守,一份份坚韧乐观,展现出了交通人英勇无畏的胆识、慎终如始的忠诚、善作善成的实力、坚信胜利的决心。

桃仙机场国内转运组总调度李越有介绍,在机场的国内转运车队一共有50辆车,参加转运的出租车司机都是沈城各出租车公司调派来的优秀驾驶员。

沈阳市交通运输局机场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孙晶薇表示,疫情防控就像没有硝烟的战场,转运司机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以及第三方入境旅客,风险无处不在。而且,转运工作繁重,仅7月30日一天,转运车辆即195辆次,转运人数达到343人。要知道,这可是不动都出汗的三伏天,司机们却要穿着防护服工作。这是一场不容有失、必须打赢的特殊战役。关键时刻,是这些出租车司机用肩膀挑起重担,把疫情防控网织得严实、紧密,争分夺秒,筑牢基层防疫堡垒。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吕佳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