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反诈中心:2021年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及防骗提醒

2021-08-14 17:23:13 作者: 国家反诈中心

2021年

公安部刑侦局公布

十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

手段及防骗提醒

01

冒充公检法诈骗

案例

桂林市荔浦县一单位财务出纳吴某被不法分子电话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其身份信息被冒用涉嫌“洗钱”犯罪为由诈骗资金521.7万元。公安机关已抓获涉案人员29名,冻结涉案账户资金1500余万元,扣押黄金66千克、铂金1千克。

防骗提醒

1、留意来电号码。此类案件中,大多数来电都是通过改号软件从境外拨打,来电显示上会有“+”或“00”等前缀,如出现此类异常,可以基本判定为骗子无疑。

2、公检法人员绝对不会通过电话、微信通知你核查资金、将钱款转移到“安全账户”,更不会让你上网浏览自己的通缉令或者逮捕令,或者将此类材料邮寄到个人手中。凡通过电话、短信等要求进行转账、汇款、资金核查操作的都是诈骗,切记不相信、不转账。

3、实在不能辨别真伪,请拨打来电号码当地的110进行核实(当地区号+110)。

02

代办信用卡、贷款诈骗

案例

深圳反诈中心组织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刑警大队在侦办一起网络贷款诈骗案件系列案件中,发现不法分子通过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将潜在贷款对象作为侵害目标,以电话营销贷款和提升各网络贷款平台贷款额度为幌子,收取手续费后拉黑受害人。

防骗提醒

目前,有不少银行把信用卡业务外包给其他公司,所以一些公司提供贷款服务、办理信用卡并不奇怪,关键在于如何分辨真伪。申请办理任何可透支的金融类卡时,都会受到申请单位的严格审查,并核定金融类卡的消费额度。绝对不会是所谓的“工作人员”承诺您多少就是多少。整个申请过程都是免费的,即使涉及交费,也会让你到单位或银行办理,并给予相关收据、收条。切莫被所谓的“高额”“低息”或“无息”诱惑。

03

兼职刷单类诈骗

案例

受害人李某在QQ上收到好友发来的兼职刷单信息,梦想轻松致富的她在询问过刷单事宜后,开始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将自己账户内的1万多元现金分批通过向对方提供的二维码转账的方式,支付给对方。

防骗提醒

网络刷单诈骗的实施者准确掌握了受害人的心理。在最开始的时候,骗子会以练习刷单业务流程为幌子,刷单成功,购物本金和刷单佣金可以迅速返还。受害者尝到了甜头、一旦上钩后,就需要完成连续任务,数额达到一定规模,骗子又会以各种系统故障、账户冻结等理由,诱导其向诈骗账户再度汇钱。很多受害人直到被骗子“拉黑”后才发觉上当受骗。最为恶劣的是,当诈骗团伙骗取完受害人的现金后,还会诱导受害人通过各大银行和网络金融平台借取小额贷款,进一步榨取受害人的钱财。

04

冒充熟人领导电话诈骗

案例

在甘肃兰州某事业单位工作的珊珊,睡梦中被电话吵醒,对方声称“我是你的领导”,听声音很像上司孟主任。尽管口音略有些异样,但珊珊想到最近孟主任做了牙科手术,可能因此声音变了,就没起疑心。第二天早上8点多,快到单位的她再次接到了“变了声”的“孟主任”的电话。虽然对垫钱这件事有些不乐意,但珊珊平时对孟主任敬畏有加,不敢多问,再加上对方反复强调留好凭证,可以报销。珊珊就没有再怀疑,半小时内先后3次在ATM机上向“孟主任”转账3万元。事后,她一核实,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防骗提醒

1、听口音,这种诈骗类型具备比较强的地域特征,犯罪嫌疑人一般南方口音比较重,当接到这类口音电话时,要提高警惕

2、问虚实,对方获取了事主部分信息,但是信息有限,可以反问对方是否是身边可以看到的人,如对方顺口回复,就可确认是骗子无疑。

3、如不能确定对方身份,可详述具体事件进行确认。如对方称是单位领导不方便直接问时,可向同事侧面了解领导相关情况,谨慎核实。

05

冒充网购客服退款诈骗

案例

嘉兴市居民黄某报案称,被不法分子冒充“天天快递”的客服,以需要撤销投诉并给予3倍的理赔为诱饵,诱使其点击钓鱼网站的方式被骗19980元。公安机关经过大量工作,捣毁窝点11个,抓获赖某等福建龙岩籍犯罪嫌疑人40余名,扣押手机80余部、手机卡500余张、银行卡700余张、作案电脑20余台、现金50万元,冻结涉案资金1000余万元。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