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大学生坠楼事件频频发生,本质上,坠楼轻生背后折射出的是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
这种社会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亟需解决的难题,比如未来就业的压力,导师给予的学术压力,甚至为人处事和与人沟通的压力。
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堆积起来,量变达到质变,激发到学生内心深处的某个点,就有可能发生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一幕。有人认为是因为现在年轻人心理承受能力大不如以前。倘若在孩童时期就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增加抗压承压能力,或许很少产生轻生的念头。
不到1年,5起学生轻生事件
生活总是五味陈杂,面对不开心的事情,可以短暂地处在压抑的心情当中,长期下去,郁郁寡欢,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肯定会出现或大或小的问题。
2020年9月到今年4月,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南京大学就出现了4件学生轻生案件。去年9月,仙林校区19栋一名女博士坠楼,12月份西林校区19栋一名硕士生通过烧炭轻生。今年3月,鼓楼校区南园6舍一名男硕士坠楼,今年4月,仙林校区19栋一名女硕士坠楼。
这些人已经顺利本科毕业,迎接他的是充满探索的未知生活,但可能被一个钻牛角尖的行为,断送自己一生。
就在前不久的5月,又有一名女博士生坠楼,查看她的履历,相当优秀!硕士期间每年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博士期间,在SCI发表两篇论文,而且都是第一作者......这样的实力毕业后肯定是众多单位想要挖走的人才,凭自己的实力肯定可以出人头地。
博士坠楼,父母探寻坠楼真相
孩子辛辛苦苦读20余年的书又是多么漫长,家长抚养一个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父母亲戚将所有的希望与期盼全都寄托在家里的大学生身上,没想到换来的却是冰冷的尸体,坠楼的背后肯定有令人稀碎的隐情。
女博士的爸爸妈妈哭得稀里哗啦,为了弄清孩子跳楼的真正原因,试图解锁女孩的手机,从中寻找问题发生的根源。几次尝试解锁密码之后,试出来解锁密码是母亲的生日,足以可以看出女博士对于亲情的眷顾。
之后母亲一边哭泣,一边在翻手机聊天记录。发现她在五月前就已经对生命不抱有期望,主要原因还是他的导师钟某屡屡刁难她,她跟朋友多次倾诉这个问题,但也没有结果,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小事积累,造成大患
事情起源于在化学实验室,在做实验的过程当中,因为缺少一些防护用具,但是所有的经费都要经过导师的批准才可以使用。所以就打报告申请购买一个通风橱,用来排风。毕竟具有刺激气味的氢氟酸,经常吸入肺部,会造成呼吸道灼烧。
但等到导师的回复却是经费不足和长时间的等待,最终拒绝了女博士的请求。女博士无奈之下只能去借用别人的实验室,但跟人打交道的事情总归是没有那么容易,又正值期末赶论文时期,也没人愿意把实验室借给她使用。她能做的就是忍气吞声,一言不发,把这一肚子苦水憋在自己心中。
不知过了多久,实验室终于建好了,不知是出于报复的心里还是另有隐情,小肚鸡肠的导师又开始无理要求女博士干各种杂货。报销发票、采购管理等一堆乱七八糟的工作接踵而至,让本就忙于学术论文的她根本透不过气。
只能把自己的毕业论文和实验任务先放一放,这一放,就放到了临近毕业。眼看就要毕业了,彷徨、焦虑、不安各种思绪涌动在心头,女博士求救于辅导员无果,换导师的想法都想出来了,但导师的要求非常强硬,一点都没有想放人的念头,她只好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