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类人开始“放弃社保”?3大真实原因让人无奈,上亿老人谁来养

2021-08-15 11:22:55 作者: 这5类人开始

文:周周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社保的重要性,并开始每月按时缴纳社保,为退休后的生活增添了保障。要知道,社会保障制度需要缴满15年才能领取退休后的养老金,而且缴纳的时间越长,支付的费用越多,将来可以得到的养老金也就越多。

与此同时,很多城市买房也和社保有关,买房的要求之一就是缴纳社保的规定年限。如此,才能在当地落户,然后享受到养老和教育方面的福利,所以,很多人不管是为了买房还是为以后养老做打算,还是愿意每月拿出一部分钱来缴纳社保。

但也有一部分人不愿缴纳社保,这给他们未来的生活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这些人主要由五类人组成:

一是没有钱缴纳社保。一些大龄职工到40岁和50岁的时候就失业了,只能找一份临时工,用工单位也不给他们交社保,这就意味着所有社保费用都要自己掏钱,而他们的工资收入又微薄,为了不影响生活,很多大龄职工只好选择弃缴。但是,社保部门有规定,年龄在55岁以上的大龄职工可以申请减免社保缴费。

二是有些年轻人不愿缴纳社保。有些年轻人觉得自己还年轻,刚步入社会,收入本来就不多,如果再交社保,也没剩下多少钱了。所以,很多人认为,自己年龄还很小,社保缴得太早就会亏,如果到了40岁再缴纳社保为时不晚。也有一些企业和员工达成了一种默契,企业把缴纳社保的钱加到员工的工资里,这样可以增加年轻员工的收入,而年轻员工对此持沉默态度。

三是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他们平时工作比较自由,不受任何限制,但是在缴纳社保问题时,他们就不愿意了,因为员工在企业里,个人只交了一小部分社保,大头是企业帮个人缴纳的,而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的社保全部费用都是由自己缴纳的,有人会觉得这样很吃亏,所以会房企缴纳社保。

四是财务自由者。有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业成功了,干了十几年,也攒下了上千万甚至上亿的家产,他们觉得靠社保养老收入并不高,自己缴纳社保不太划算,还不如存一笔钱,这就是对自己未来生活的保障。假如人民币有几千万,甚至超过亿元,那就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对于这部分有一定资产的人来说,缴纳社保也没有太大意义。

五是无社保缴纳渠道。就像一些农民工一样,他们想交社保,但包工头却不愿为他们支付,而雇主们则认为,农民工在工地上工作不几个月,就会转到其他工地上工作,对于这种短期的临时工而言,建筑工地不愿意替他们缴纳社保。

即使是用人单位为农民工缴纳社保,农民工只要换了新单位,或者到其他城市打工,原来是用人单位为农民工缴纳的这部分社保费用打了水漂。因此,许多农民工没有缴纳社保。

事实上,归纳下来,主要有三大原因:

1、缴费年限长,容易断缴。要交15年的社保,退休后才能享受养老金。医疗保险也是一样的,女性要交20年,男性药交25年,退休后才能享受终生。与此同时,换工作的同时,由于缴费更换也需要办很多手续,也会使社保断缴。别的保险断了也没什么影响,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这三样,只要在用之前交够一年就可以,工伤保险即交即用。

2、到手工资太低了。在职人员的工资可能很高,但每个月到手后的工资都会缩水,钱到哪儿去了?在人们心目中,工资的概念通常是税后工资、实际支付工资。但是实际上,实发工资和应付工资是两码事,计算公式是:实发工资=应发工资-社保-公积金金-个税,而通常工资越高,社保缴费基数越高,社保缴费基数越高,到手工资“亏”得越多,扣完了五险一金。这样,最后实发的工资才是自己可以支配的,而眼下消费这么高,当发现工资不够花时,就会觉得是社保降低了自己的工资,然后就会断缴社保。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