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那些努力工作的地产人

2021-08-15 23:14:05 作者: 致敬那些努力

刚刚接社区通知,第四轮核酸检测开始。

除了戏剧性,似乎找不出更贴切的词语来形容郑州这个“涝疫接核”的夏天。

当全民昼夜排队一轮轮去做核酸检测,大多行业闭店歇业,大部分公司居家办公,全城进入一种“慢节奏”的光景下,有一群人,丝毫没有放慢脚步,甚至比涝疫之前更拼命的加速奔跑。

他们,是地产人。

其实从2018年楼市出现下滑开始,经历2019年分销近乎垄断式的抢占市场份额,2020年新冠疫情全面爆发,直降冰点的市场普遍“透支性”降价促销;

2021年刚有回暖迹象,又突遭暴雨袭城、疫情反扑,各家售楼部几近停摆。

无论房企、中介或产业链上的乙方服务公司,都在共同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颠覆性挑战。

这几年,没有留给地产人太多喘息的机会。

但,这群人似乎不知疲倦,在一次次浪潮冲击下,积极改变,适应环境,跟上节奏,寻求突破,像永动机一样在曲折中顽强前行。

在下行市场要想做到逆市上扬,需要毅力、实力和魄力,但更重要的,是顺应时代的能力。

暴雨加疫情,拖缓了地产各条线的工作进度。

如何保障在建楼体工程质量,疫情防控下如何有序推进工程进度?接待条件受限,客户到访锐减,市场观望情绪比任何时候都严重,所有常规营销手段全部失效。

重重壁垒之下,业绩如何有所增长,不降反增的指标如何达成?

在非常时期,下面这几个不同岗位地产从业者的日常,就是答案。

“作为项目的总负责人,当时感觉如临战场,人在阵地在。”暴雨夜穿着拖鞋,披着雨衣组织防汛工作的一位项目总回忆说。

对于工程来说,特大暴雨,防汛不当,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一旦工程受损,公司的财务压力将几何倍增。

从720暴雨当天至今,他一直和项目在一起,没有一天休假。

暴雨时售楼部门前积水不断上涨,这位项目总当即组织全员开展防汛工作,调集沙袋手搬肩扛运到工地上有倒灌风险的地方。

和工程、物业一起坚守现场一夜未睡,安置工人避免出现安全事故,防范案场工地渗漏发生。他自己也记不清那天晚上光着脚在水里淌了多少回。

第二天雨势变小,立即组织全员开展公益救灾,带队到离案场较近的集散点做志愿者,装卸搬运救灾物资。

在大面积断电断网的情况下,协调项目员工餐厅准备盒饭,为所在片区志愿者送上热饭热菜。

疫情爆发后,第一时间调集防疫物资,派送至业主手中。安排案场准备口罩,为有需要的人免费发放。

他说,“大灾大疫面前,尽一份企业责任,各自发光发热,就能星火燎原,共渡难关吧。”

暴雨洪涝,对工程质量是一大考验。前几天各大自媒体“暴雨淹了哪些小区”,“涝疫下的物业红黑榜”等文章刷屏。

老李是项目的工程经理,为了雨后工地排水,带着工程部同事两天两夜没合眼。妻子的预产期就在那几日,他准备忙完那一两天就回家陪妻子待产。

但排水抢修工作还未做完,疫情就突发了。公司全体员工开始一边排水一边备战疫情。大灾面前,老李还是选择坚守岗位。

那期间家人打来无数个电话,说妻子难产进产房10小时还没出来,需要马上进行手术,不断催促他赶到医院。

老李的泪水顿时如决堤的洪水倾泻而出,但还是妥善处理好手头工作,和同事做好交接后才奔向医院。

在生活中,由坚强者书写的故事里,没有眼泪的位置。

好在最终母子平安。虽然遗憾没能亲眼见证这一过程,但孩子的平安降生就是最大的好消息。

疫情,是加深对营销转型理解和实践操作的催化剂。

涝疫之下,最能反应出各位营销负责人在极端情况下,不同的应变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暴雨后疫情期间营销进度保障能力。

某高端楼盘的一名营销总,这几天和儿子通电话,被问到最多的就是“妈妈为什么总是到我睡着才回家?”

说起这段时间的感受,她考虑更多的还是如何在薄弱市场下爆发能量,弯道超车。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