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战“疫”志愿者」杨兆仁、杨霞、刘淘、于世瑶,他们……

2021-08-17 21:59:44 作者: 「最美战“疫

01

杨兆仁

“这是现在的防疫要求,为了您和其他人的安全,麻烦您配合一下!”8月17日10时,在山阳区定和街道万方桥社区姜河小区北门防疫点,身穿红马甲、佩戴志愿袖章的杨兆仁,正在帮助一位居民在手机上申请行程码。

青春战疫、志愿同行。今年23岁的杨兆仁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生。今年8月初,面对日益紧张的疫情防控形势,杨兆仁在社区招募志愿者之初积极报名,成为万方桥社区第一批防疫志愿者。

“防疫需要全社区的力量,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可以获得学校无法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为社会出一分力,是很光荣的!”杨兆仁笑着说。

▲杨兆仁(右)在卡点值守。杨景鹏 摄

杨兆仁的爸爸是一名医生,近些天来一直坚守在战“疫”最前沿,没有休息日;妈妈在政府部门工作,经常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可以说是,他们一家三口同战“疫”。

从万方南苑小区到姜河小区,杨兆仁在两个卡点值守10余天,从7时到13时,他每天坚守岗位工作6个小时。“姜河小区的防疫点设在胡同口,没有门,常有居民硬闯,小区里外来务工人员、个体户多,对防控工作的配合度也不高……”面对如此情况,杨兆仁始终坚守职责,和队友紧密配合完成每个进入人员的扫码流程,同时将细心、耐心、爱心融入防疫工作,面对老年人手机操作不熟练,他总是一遍遍地教,帮助他们联系社区办理出入卡等。

杨兆仁当志愿者之初,社区需要对防疫志愿人员和工作地点进行安排。杨兆仁提出建议,先初步征求意见排出工作时间表,然后志愿者之间可根据个人需求私下协商调整,将协调变化的结果及时上报审核。这一方式灵活机动,在保障各防疫点人员安排的同时,优化志愿者资源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是,也可以锻炼大学生志愿者的沟通能力,增进志愿者之间的感情。

志愿工作有辛劳,但也有感动。“一些爱心人士给我们送来矿泉水,还有居民给我们送奶茶呢,得到大家的认可,我也觉得很开心!”杨兆仁说,他将继续坚持志愿者工作直至疫情得到控制,努力为社区、为社会作贡献。

02

杨 霞

“每次看到杨大婶在防疫卡口把关值班,我们心里就特别踏实。”8月16日,博爱县鸿昌街道九街社区重阳路附近居住的居民向记者说道。

大家口中的“杨大婶”,名叫杨霞,今年53岁,九街社区居民。8月1日,当看到九街社区党支部正在招募志愿者,她立即报名,毅然走上防疫一线。

在九街社区重阳路附近居住的居民有800户3000余人,人流量大,每天车辆来往频繁。哪里任务重,杨霞就往哪里去。她第一时间赶到重阳路防疫卡点,张贴疫情防控通告,将自家的遮阳棚放到卡点,摆上桌子、放好板凳,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开展阻击疫情工作。

为了守护家园,原本做白酒批发生意的杨霞,把店门关闭;儿子、儿媳上班,平日里由杨霞照看孙子,她把孙子托付给亲朋照顾。

每天6时,杨霞准时来到卡点,一头扎进疫情防控工作中。冒着酷暑、顶着高温,她一丝不苟地给过往居民测量体温、扫码登记、消毒消杀,一直值守到凌晨1时才回家。

杨霞患有高血压,在卡点执勤时却从没喊过累、叫过苦,一同执勤的志愿者不忍心,让她提前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她却摇摇头,继续投入到防疫工作中。

▲杨霞(右一)正在入户核查居民信息。崔胜利 摄

由于重阳路防疫卡点任务重,九街社区又陆续向该卡点增派了14名志愿者,杨霞借鉴去年的疫情防控经验,并结合上级要求,将志愿者分为三组,实行“老中青”相互结合工作法,有力地推进了疫情防控工作。她还组建了微信群,及时听取小区居民反映的情况,解决疑难问题。

防疫期间,杨霞的婆婆旧病复发住进医院,本该尽孝的她却没办法守护在病床前,内心很愧疚。每天晚上到换岗的时候,她不顾劳累,赶往医院照顾婆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