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APP窥探隐私如何防?

2021-08-19 03:19:31 作者: 数字时代,A

豆瓣随即回应,称已与梁宇平达成和解。4月16日,法院向双方送达了准许梁宇平撤诉的民事裁定书。撤诉原因是梁宇平与豆瓣的一些误解已消除,也认同在此事件中,豆瓣并未非法收集或使用他手机定位信息。豆瓣再次申明,始终会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并愿意听取梁宇平及社会各方意见,依法持续完善平台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及相关政策。

同日,豆瓣APP更新了“豆瓣个人信息政策”,新增了“基于位置权限的附加功能”这一条,并写道:“当你需要使用豆瓣搜索热映电影、同城活动及相关票务服务,或接收基于位置权限的个性化推送信息、广告时,你可以选择开启设备位置权限,授权我们收集和使用你的精准定位信息,以便我们向你推送附近的内容和服务。若你不开启此权限,你将无法收到基于精准定位信息进行的推荐,但不影响你使用其他服务。”其中,“精准定位信息”这一关键词被加粗标注,并加粗字体划线提示。

虽然案子以和解收场,但APP超权限使用用户信息问题依然存在。今年3月,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等联合发布《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明确规范APP收集个人信息范围,规定APP不得因为用户不同意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其基本功能服务等。《规定》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

4月26日,工信部会同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内容包括APP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范围、方式、运营商保护义务等。

此外,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也确立了以“告知——同意”为核心的个人信息处理系列规则,要求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在事先充分告知的前提下取得个人同意。

隐私信息,仍需谨慎对待

法律法规日趋完善,是不是意味着APP用户从此可以高枕无忧?APP开发商的授权协议,还需要仔细阅读吗?如果遭遇隐私泄露,应当怎么做?对此,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娜给出建议。

李娜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李娜表示,泄露个人信息是否侵犯隐私,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看。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如果行为构成侵犯他人隐私权,权利人可以寻求法律的保护,要求侵害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或者赔偿损失。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个人隐私出现数字化、网络化形式,侵犯公民隐私、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也从纯粹的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等方式,转变成了信息网络中的流转、交易。

虽然国家对于APP用户的隐私与个人信息加大了保护力度,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对于自我保护方面,也应多加注意,还是应当运用阅读授权、隐私保护等协议,了解可能收集的个人信息范围,谨慎填写相关协议,并将协议内容截屏保存。

如果使用过程中出现弹窗,需要勾选授权,也要仔细阅读内容,保留好相关证据。一旦发现信息泄露,可以到“APP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举报平台”或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投诉、举报,也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所以,对于一个将要使用的APP,在第一次使用时,应当做到“三好”,看好授权、认好内容、留好证据,这样才能以最完备的方式,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来源:中国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