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老头湾,“没有围墙的疗养院”

2021-08-19 17:22:32 作者: 夏日老头湾,

如今,从老头湾向上游远眺,江面上漂浮的星星点点黄色的“跟屁虫”,已经成为松花江盛夏的一道风景线。

“七八月份时,松花江水流比较急,这样顺流往下漂,游起来其实并不会特别吃力。”李诚告诉记者,无论是游长途还是短程,老手大都会选择相对固定的路线来游,每次在哪儿下水、从哪上岸的点位都是固定的,因为陌生的水域可能会有旋涡、扎脚的玻璃碴子等未知的风险。

江里遛娃 VS江里遛鹅

年过七旬的宗阿姨坐在石阶上,头顶烈日,注视着正在江里游泳的老伴……像这样的岸边守望,是老头湾最常见的一幕。

不会游泳的宗阿姨不放心老伴去江里游泳,每天都跟着老伴坐公交车从香坊到老头湾,老伴下水时她就在岸边盯着。“我不会游,又不放心,在岸边看着他,感觉能踏实点儿。”宗阿姨说。

其实,像她这样在岸边帮老伴看堆的老太太有很多,还有上了年纪的妈妈在岸上帮儿子看衣服的。

在老头湾,爷爷奶奶遛娃是另一种常见的组合,大多数都是领着孩子在岸边玩玩水,但也有与众不同的。

宗阿姨说,去年在江边经常能看到一个70多岁老爷子带着孙子来游泳。“孩子大约五六岁,套着游泳圈,爷爷带着他往大江心里游。我们看着这孩子,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小家伙游到江心还回头跟岸上的人招手。上岸后,爷爷拿出驴肉火烧,小家伙吃得老香了。长大了,肯定也是个游泳好手。”

江里遛鹅,也是老头湾一景。

午后,皮肤黝黑的赵大叔从江里游完上岸,跟在他身后一同上岸的,还有一只大白鹅。

“呦,der勒鹤,你又来了!”岸上的很多老人都和它打招呼。这只名为“der勒鹤”的大白鹅憨憨萌萌的,个头不小,但年龄只有4个月大,一直由赵大叔喂养。赵大叔今年75岁了,退休前在江北一个疗养院当司机时,经常在江里游泳。退休后,老爷子每次到江边游泳都会带着这只大白鹅。

大鹅很通人性,老赵在前面游,它在后面跟着。有时候江里人多,它也会看错人,跟在别人后面游,但老赵一声吆喝,马上就能找到主人。有时候游累了,它就会趴在老赵身上,让老赵驮着它游。

上岸后,老赵穿衣服,它就在石坝上梳理羽毛。如今,它已经成了老头湾里人气最高的“明星”,每次来都有很多老人主动跟它打招呼。

前世今生:从滩涂野浴到市井风景

江畔老头湾的名号由来已久,市民一般将道里九站公园靠近报业大厦一带的江堤称为老头湾,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矗立在江边的水文站。

关于哈尔滨老头湾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1946年前后,经常有老人在车辆厂附近距离当时的九站码头不远的松花江边放羊,当时有很多车辆厂的工人都喜欢到厂子附近的江边游泳,每当大伙在厂里相约下班去游泳时,便会这样约起来:“在那个老头放羊的地方游”,慢慢地便有了“老头湾”这个地名。

从江段自然条件来看,老头湾江段成为浴场并非全是偶然。松花江主江道在老头湾一带开始甩出一个弧度,在水流的作用下,处于江湾地带的老头湾处河沙河泥容易在岸边堆积,因此形成了一个地势相对平坦类似亲水平台的地带。

上世纪70年代,很多江边长大水性较好的市民夏天经常聚在这里游泳,最多时能有百十号人,其中以老年人居多。于是,老头湾的名号越来越响。很多老人回忆,当时公路大桥和九站公园都还没修建,老头湾一带的岸边树毛子非常密,僻静的老头湾伴着江风徐徐,无论是晒背还是纳凉都相得益彰。老头湾的名号已经广泛流传开来。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九站公园建成,僻静的老头湾开始褪去江边野浴的标签,迎来环境秩序升级的老头湾,成了松花江畔极具知名度的浴场。

“孩子们知道我爱游泳,给我办了室内泳馆会员卡。但我基本不去,就喜欢来这游。”李诚大叔告诉记者,每次游完泳拖着略微疲惫的身子上岸,坐在夕阳下,望着奔流的江水,和多年的老伙伴们聊上半天,生活中的烦恼也会抛诸脑后,这种放空是别的地方给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