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远离工厂是“无声的抗议”,不愿意子女进工厂是重要的信号

2021-08-20 11:25:59 作者: 工人远离工厂

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子承父业”是一种积极正面的事情,有意义,有价值,值得传承才会让后人延续。通常也是同样的道理,80后年龄大了,逐渐的退出了工厂,90后就顶上去了。但是我们发现到了00后逐渐的就没有人愿意进工厂了。

严格来说,00后的打工者就是80后的儿女。80后抢着进工厂,但是他们深知进工厂有多苦有多累,所以他们拼命地给自己的后代积累财富,让他们多读点书。然后出社会了就可以不用进工厂了。

年轻工人远离工厂其实是“无声的抗议”,打工者不愿意子女进工厂是重要的信号。工厂的道路到底该往何处走?我们来听听网友是怎么看的。

网友:这是好事。制造业严重过剩,需要升级和压缩。工人失宠,是这一经济规律导致的。说明这个行业严重过剩,已不需要太多的普通劳动者。未来的制造业主要是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和少量高级技工。比如一台汽车的组装,过去可能需要十个完成,现在是智能组装,一个人就够了。不吃香的是严重过剩的,多余的传统低中端制造业的工人,它创造的价值远不如送外卖。

网友:工厂永远会有人去做工。社会分工不同。人层次不同。以前社会分工没有现在这么细化。进厂务工是必然选择。工人数量庞大。而现在产业分工细分。就业门类十分庞杂。工业发展已机械化智能化工厂根本不需要大量工人了。其实现在写字楼里的员工和以前工人员工没有任何区别。都是打工糊口。而工人里的高技术工人甚至不比一个公司老板差到那去。时代发展了。要用发展眼光看问题。现在的快递小哥不就是以前的邮递员吗。邮递员以前可是铁饭碗公职人员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干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每次点赞与分享都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

来源:海子的社会趣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