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九旬“宣讲员”荣登“中国好人榜” 30年里奔走党史宣讲路上 手写宣讲稿400万字

2021-08-20 11:25:01 作者: 巴南九旬“宣

退休前他站在学校的讲台上,退休后又站上社会的大讲台。30年里,他奔走在乡野、社区及机关单位,步行在1800公里的党史宣讲路上,手写宣讲稿2000多篇共400余万字,他是“夕阳红”宣讲团的陈恩录。近日,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从巴南区获悉,在中央文明办发布2021年6月“中国好人榜”之中,巴南的陈恩录荣登“中国好人榜”的助人为乐类。

陈恩录牵头组建的“夕阳红”宣讲团非常拼,30年间共开展5215场义务宣讲,受众达153万人次。5月31日,这名屹立在讲台上宣讲30年的巴南的“宣讲员”与世长辞。

从学校的三尺讲台到社会的大讲台

陈恩录出生在1928年,当时的中国还在黑暗中摸索。

解放后的1951年4月,他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由于当时特殊时期,1982年他才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不管遭受什么困难,我都没有气馁,每年都写一次入党申请。”陈恩录清晰的记得,他前后一共写了30次入党申请。

入党的第二年,55岁的陈恩录退休离开了学校的三尺讲台。退休之后的陈恩录,像在学校时一样看书看报“充电”。上世界90年代初,他偶然从媒体报道上看到一则报道,河南有退休教师自发成立“关协小组”,开展关爱下一代的公益活动。受此启发,1992年春,他在巴南界石组织4名退休教师成立“夕阳红宣讲团”,开始在界石当地开展义务宣讲,从此站上了更大的讲台。

1999年冬季的一天,陈恩录应邀到界石镇同心村讲课,因田坎垮塌他不慎跌进冰冷刺骨的水田,他想抽出脚,却越抽越陷。“当时我穿着毛皮鞋,为了摆脱困境,只好把新买的皮鞋脱掉。”此前在采访中陈恩录说。

党的思想随着脚印和声音传遍巴南大地

奔波在宣讲路上,他几十年下来行程上万公里,仅步行的就有1800多公里。

30年来,陈恩录的宣讲足迹到过学校、去过村居,也进过单位机关,2992场宣讲听众超过108万人次。由于不会使用电脑,宣讲稿要靠手写,如今已积攒2000多篇达400万字。

刚开始宣讲的几年,陈恩录免不了被冷嘲热讽,有人说“陈老头老癫了,不享清福,天天提个包包到处跑”。

陈恩录并不在意这些言辞。“这是个党的思想阵地!”此前在采访中陈恩录说。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陈恩录写了15篇宣讲稿,打算逐一将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革命英烈的故事、抗疫英雄的故事讲出来,让更多群众在生活中接触党史、学习党史,引导他们从红色故事中汲取精神营养。

此前记者采访时,陈恩录打开办公室的一个铁皮柜,里面整齐堆叠着每次义务宣讲的档案记录。翻阅中发现,除了宣讲时用的文字手稿,还有被宣讲单位加盖了印章的评语。

日前,这名屹立在讲台上宣讲30年的巴南的“宣讲员”在今年5月31与世长辞,他带领的“夕阳红宣讲团”在30年里开展了2823个专题宣讲,宣讲了5215场,受众达153万余人次,他的脚印和声音传遍了巴南大地。

来源: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