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煤之所以历经140多年遐迩闻名,除蕴有肥煤、焦煤、1/3焦气煤等得天独厚的优良煤种外,严格的煤质管理亦是重要的渊源和根基,并世代传承。
早在1878年,清政府派唐廷枢来唐山办矿。他首先利用一年的时间实地考察化验了开平煤质。他在致时任北洋大臣李鸿章的上书中写到:“核示开办,禀复在案,嗣将带回煤块铁石分寄京城同文馆及英国有名之化学师等熔化,现据各处分投函复,均评论其在山坡路旁所拣之煤之身骨略松,灰末颇重,惟烧焦炭却有六成八、六成四之多。采办应有把握。今验得开平所产,其煤又无硫磺,却是相宜之事。”可见,开滦对煤质的重视由来已久。
开平矿务局建成投产后,制订的《煤窑专条六十六则》第十九条明确规定:所有煤桶提至井口,曾否装满,有无掺石,必须楼总(卸煤楼总管)过目。如有虚装、掺石,立即扣留按章办理,轻者充公,重者议罚。同时,规定楼总属下的收牌工、过磅工对煤炭的数量质量都负有责任。《煤井条规十二则》第五条规定:窑里提出之煤,应由井口把钩逐桶看明是否净煤,如见桶内有矸子土、碎石掺杂,立将该桶放归一旁,报知楼总酌办,果不干净,立将该桶注销不算。可见,开滦建矿之初就制定了严格的煤质管理规程。
旧开滦矿工手拣煤中矸石
1912年,开平矿务局与滦州矿务公司联合成立开滦矿务总局。其煤质管理由总矿师和各矿煤师直管,并在总局和各矿分别设有两级煤质化验机构。开滦总矿师向总经理、董事会撰写的工作月报、年报都述及煤质情况,提出提高煤质的措施意见,报告提高煤质技措工程的进度。当时,加强煤质管理主要把握两个环节:一是井下采掘质量。总矿师通过对巷探和煤巷掘进过程的煤层产状和顶底板条件分析,对各煤层煤质的优劣有个粗略估计,同时布置采样对煤层灰分及块煤产率进行试验,根据所得资料决定是否开采及开采方法;通过对一等煤的产率变化和市场销路状况的分析,考虑各煤层的搭配开采和调整各矿出煤数量,并严格控制开采中混入矸石。二是地面筛选加工。根据市场调查所得情报,确定筛选配煤计划,改进筛选方式,更新筛选设备,改革产品结构,以保持各种煤炭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自1913年,总局所属各矿把原始简陋的固定筛改为机械传动的戈式筛,并规定取消方孔筛板,一律使用八分之七寸圆孔筛板,从而提高筛分效果,保证块煤规格尺寸。到1919年,赵各庄、林西、唐山、马家沟四个矿又全部安设了振摇式截口筛机,提高了煤炭筛选能力。这时,开滦的煤质管理已纳入煤炭生产的全过程,并以发展市场和增强竞争能力为杠杆来进行的。
为创造开滦煤炭品牌,从1914年开始,总局又在筛机出口安设了拣矸调带(通称跑板),配备拣矸工人从块煤中拣除矸石,改变了“只筛不选”的旧工艺。同时,还配置了不同孔径的筛板,增加煤炭品种,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为了保证块煤质量,减少装运损耗,经过反复进行“摔落”试验,做出如下规定:各矿运销之煤一律不在矿上过筛,而将原煤运至各售煤处再行过筛。为确定煤的可选性,根据煤质自身特性和市场多品种需求,开滦于1913年至1939年,在林西分别建设了第一、二、三、四洗煤厂,开创了我国选煤事业发展的先例,当时林西第四洗煤厂有“世界第二、远东第一”之称。原煤经过入洗加工后形成不同规格标号的“核、碎、末”等品种,仅末煤就分有洗选末煤、洗选二号、特别造焦、日本末、法国末、锅炉末、煤渣等数种。由于质量可靠、品种适路,开滦煤在国内、国际市场极为畅销。
来源:唐山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