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醒:农贸市场防疫须知

2021-08-21 18:35:05 作者: 重要提醒:农

1、完善疫情防控制度

(一)落实市场主体责任

农贸市场开办者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市场环境卫生和保洁工作制度,完善场所公厕和垃圾收集、洗手等卫生设施,配备充足的保洁人员,落实环境清洁、消毒、通风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防护物资储备。在市场每个入口处配备专业疫情防控管理人员,对进入农贸市场的顾客和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核验,体温和健康码正常并佩戴口罩者方可进入。

(二)坚持健康监测制度

市场开办者和场内经营者,应每日对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发现从业人员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应当督促及时就医。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应做到应接尽接,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 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三)实施分类卫生管理制度

市场内实行分区经营,确保市场按照果蔬类、鲜肉类、禽蛋类、粮油类、水产品、熟食品和调味品等大类分区,并明确标识。

(四)建立产品溯源制度

市场开办者要督促场内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和溯源管理制度。完善肉类产品质量全链条追溯体系,采购、销售肉类产品,务必查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禁止采购、销售来源不明、无合格证明材料的食品,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五)落实全日制保洁制度

市场开办者和场内经营者,作为环境卫生和秩序维护责任人,应共同维护环境整洁,统一组织市场各门面、铺面、摊位经营者,每日做好环境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每个摊位每日应进行彻底卫生清理,及时清除卫生死角,并做好清洁消毒记录。

(六)建立卫生宣传制度

充分利用市场内广播、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宣传疫情防控和健康防护知识。倡导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 不乱扔垃圾、勤洗手、戴口罩等卫生行为和习惯,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的经营购物环境。

2、个人健康防护要求

(一)从业人员

1.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

上岗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并向市场开办者报告健康状况信息,主动接受市场的体温检测,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立即报告并及时就医。

2.做好个人防护

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手套,着工作服上岗。禽畜肉类和熟食区的员工还应当佩戴工作帽。生鲜宰杀等特殊摊位的经营者除工作服外,按防护要求还需穿戴防水围裙、橡胶手套等。

3.注意个人卫生

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4.加强手卫生

在处理和摆放水产品、肉类、熟食品、果蔬等货品,或双手触碰过货架、扶手等公用物体的情况下,要及时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二)顾客

1.做好健康监测

在市场入口处主动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若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应当及时就医。

2.做好个人防护

在农贸市场内,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中高风险地区顾客挑选商品时建议佩戴手套。推荐采用非接触扫码付费,购买商品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间距,建议采购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3.加强个人卫生

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尽量减少触碰门把手、货架、摊位等公共物品表面,触摸后需及时进行手卫生。离开市场后应当及时进行手卫生。有条件时,可随身携带速干手消毒剂。

3、应急处置

(一)污染物处置

市场内有呕吐物、排泄物及分泌物等污染物时,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 5000mg/L~ 10000mg/L 含氯消毒剂小心移除。地面用 10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被污染表面及其周围可能污染的表面。处理污染物时应当佩戴手套和口罩,处理完毕后及时进行手卫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