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9日至10月29日,李邦耀“物”的研究在合美术馆开展,展出他自1990年代至今,关于消费社会物品和家庭的创作。
从1990年至2020年,中国社会经历了3个10年,李邦耀创作也恰好以10年为一个阶段。从关注消费社会中的物品,到商业品牌营造的神话,再到对家庭和私人室内景观,他以艺术创作反应都市社会中人们消费观的变化。
艺术家李邦耀
李邦耀的艺术从湖北开始,虽处内陆,但他从90年代就敏感地嗅到中国社会的改变,并呈现在作品中。90年代,李邦耀意识到消费时代到来的时候,开始关注都市里象征着时髦的新产品,并将它们在绘画中以符号式的简约形象呈现出来。
透过《产品托拉斯》,李邦耀在其作品中敏锐地表达了个人对一个以“物”为中心的消费时代来临的一种批判性的警惕心态。在此后的《重新看图识字》系列中,李邦耀对消费社会的兴趣有增无减,并将这种消费化的产品更加图像化与符号化。
2000年之后,是李邦耀创作的另一个转折点,朋友介绍他读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这本书中谈到的问题与他对消费社会的理解不谋而合,这对他的创作带来巨大启发,对商业品牌的利用和再创作,形成了他对当时消费特性的观察。
再下一个十年,李邦耀的关注点转向“室内”。进入家庭,访谈和记录,这是李邦耀新的创作方法,这一系列持续至今依然在进行。就如批评家鲁虹谈及:从表面上看,李邦耀相关作品呈现的是“物”本身,可当我们将其置入我们生存的消费社会之中,我们并不难理解,其实艺术家是想通过作品揭示出人与物,以及人与消费社会的复杂关系。
在展览之际,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对话艺术家李邦耀,详细探讨他30年来的艺术创作思考:
雅昌艺术网:李老师您好,这次在合美术馆“‘物’的研究”展览,展出的是您自90年代至今的创作,对于此次展览的思考,能否先解读一下?
左:《有女人和羊的浴场》布面油画 61x50cm 1990年
右:《城市静物》布面油画 90x110cm1994年
李邦耀:做这个展览的时候才更加意识到,我从90年代至今三十年的创作基本上是每十年一个阶段,整个展览划分为三个部分。
90年代至2000年是展览的第一部分,“物与人”谈的核心问题是消费景观的问题,那是一个探索期,刚刚从现代主义的阴霾中走出来。进入90年代初,社会的变化对于每个个体都有很大冲击,也会有长时间的思考、挣扎和纠结。我个人的整个思维也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这种颠覆对自己来说是革命,要抛弃现代主义,就必须要面对今天的现状和情况,要思考艺术在当下,思考艺术和我们之间的关系。
这种思考的转换是和自己的斗争,90年代是我的探索期,《产品托拉斯》是反叛的开始,开始了和“物”打交道的路。
《产品托拉斯》系列 布面油画 1992年
《解毒药-你有没有告诉我你的快感》系列 2003年
现场展出的多年来的文献与时尚杂志等
雅昌艺术网:90年代,您个人也经历了从湖北到广州,但有意思的是《产品托拉斯》的创作却是在武汉完成的?
李邦耀:的确《产品托拉斯》这个系列是我在武汉完成的,这个系列是我1992年调动到广州之前做的。可能我对于某种信息会特别敏感。
展览的第二部分是2000年至2010年,这十年里想明白一些问题,在做不同的探索,但主题依然紧紧地围绕着中国特定社会环境的消费文化。其实90年代的中国消费文化还没有进入全民消费的狂欢,但2000年之后整个经济环境的改变影响了人们对消费的看法和态度,也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从一般商品到住房、教育也都随之发生了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整个社会形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