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11年维权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2021-08-22 20:01:14 作者: 《检察日报》

11年维权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近日,88岁高龄的黎大爷和女儿收到了行政争议和解款。在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办案人员的努力下,一桩困扰黎大爷父女11年的揪心事终于解决了。

产权证无效,房屋被拆引发11年维权

黎大爷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退伍后被分配到某国企工作直至退休。多年前,出于对单位建房的信任,黎大爷和女儿购买了两套房屋。原以为可以在这两套房子里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却没想到单位颁发的产权证无法律效力,房屋也因属于违法建筑一夜之间被强制拆除。“只要有一口气在,我就要维权到底。”2010年起,同其他购房者一样,黎大爷和女儿走上了上访和诉讼之路。

2020年,部分购房者就房屋引发的系列行政诉讼案到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申请监督,在检察机关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下,诉讼各方达成和解协议,案件得到圆满解决(本报曾多次报道)。可因为身体不好,加之疫情原因,黎大爷和女儿错过了那次解决问题的机会,直至2021年4月才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此时,黎大爷和女儿已走过了长达11年的维权之路。

遵循这一系列检察监督案件的行政争议民事化化解办案思路,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的办案人员以实地调查为基础、以争议化解为方向,通过溯源行政争议的源头性问题,以“违建”买卖民事问题的和解,推动“拆违”行政争议的化解。

“我们多走路,让你们少跑腿。”该案被拆房屋虽位于北京,但由于涉案公司、购房人均在山西大同,给调查核实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为减少申请人的奔波和劳累,办案人员于2021年4月底赶赴大同就本案开展调查核实,通过审阅卷宗、走访申请人、联系涉案企业等,了解申请人的实质诉求、掌握具体的案件情况。

讲法理算数额,和解方案获认同

走访中,黎大爷的女儿黎女士向办案人员讲述了房屋被拆对家人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以及自己和父亲在维权路上的种种艰辛。办案人员耐心聆听,在了解到黎大爷是抗美援朝老兵后,决定亲自上门看望老人。

2021年4月30日,办案人员早早准备了鲜花,驱车来到黎大爷家中。由于家中积蓄早年大多用于购买涉案房屋,黎大爷现在的住所位于郊外一监区的附近。看着住所周围密密麻麻的高压线,想到老人这些年的不易,每走近一步,办案人员的心就沉重一分。

“您太了不起了,谢谢您保家卫国!我们这些小辈向您致敬!”检察官李显辉见到黎大爷后,把鲜花递了上去表达敬意。黎大爷激动地向办案人员展示自己的抗美援朝纪念章和年轻时的照片。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眼前这位88岁高龄的老兵,如今因腿脚不便只能靠轮椅出行,前几年更是因生病而声带受损,无法正常发声。

黎女士表示,父亲因为房子的事情一直揪着心,现在只希望能尽早为老人了却一桩心事。办案人员告诉黎女士,其实这次专门的登门拜访,除了看望老人之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与他们父女二人充分沟通,希望他们对和解金额从不当期待转向合理要求,以便检察机关与涉案企业协调,最终促成和解。

由于此前的系列检察监督案件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和解基础,黎大爷一家也具有较强的和解意愿,只是在和解金额方面确有争议。按照之前系列案件的和解方案,和解金额主要由购房款及利息、屋内物品、装修损失等组成。但黎大爷指出自家屋里有很多的收藏品,“这些损失怎么就不能算呢?”

针对黎大爷对屋内物品损失计算的疑惑,办案人员向他悉心解释物品损失的认定标准,并综合购房面积、购房年限、存款利率等因素,运用单独计算、比照计算等三种不同计算方式,向他当场展示计算过程。不同计算方式所得出的结果相差无几,既让黎大爷对和解金额表示信服,又平衡了其他购房者的利益,确保了公平公正。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