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 | 张建立:大墙内的“特区”

2021-08-27 17:17:43 作者: 身边的榜样

在天津市西青监狱的监管区里,有一幢不起眼的三层小楼,这是五监区的所在地。由于专门收押改造传染病罪犯,大家又形象地称呼这里为:大墙内的“特区”。

今年,是张建立在五监区工作的第三个年头。三年来,作为监区长,他带领监区警察克服工作环境传染性强、职业暴露风险性高、监管改造难度性大等重重困难,用忠诚担当和无私大爱,扛起了传染病罪犯收押、治疗、改造的重任,让党旗在大墙中最危险的“特区”高高飘扬。

不惧危险 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其实,我在传染病监区工作的事儿,我的家人并不是很清楚,我也没跟他们细说”,和很多在五监区工作的警察一样,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张建立一直没向家人说明过自己的工作环境,每次上班和回家前,他都会仔仔细细地消毒一番。

在五监区,每名警察必须做好防护才能开展日常工作,这种“防护”不同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化防护,张建立每天都要佩戴专业防护口罩,这种口罩的束绳不仅勒在耳后,还要在脑后打个结,久而久之,脸上、脖子上就会勒出红红的压痕,无法消退。特别是到了夏天,一出汗还会发痒,这些,都是张建立和五监区警察们的日常。

五监区关押的罪犯,有些病情是比较严重的,随时可能发生意外情况,几年来,张建立的脑子都会紧绷着“一根弦儿”。今年五月,45岁的罪犯王某忽然一头栽倒在地,不省人事,张建立和值班警察迅速将其送到狱内的医院,由于病情危重,医院建议转院治疗,经请示批准后,张建立争分夺秒,又护送王某前往社会医院进行抢救,充分践行了“生命至上”的宝贵品质。

这些年,张建立早已不记得这样的“生死时速”自己经历过多少次,重症罪犯经常在半夜发病,所以他甚至会半开玩笑地提醒值班警察:“我们睡着了也要支起耳朵听动静,随时准备着……”有时候,患病罪犯的病情反复不定,需要经常外出就诊,这时候,张建立就会组织监狱警察成立专班,在医院开展24小时戒护工作,在医院里,他们不仅要承担监管安全任务,还要随时关注罪犯的健康情况,随时准备应对一切突发问题。在张建立的带领下,五监区警察大多掌握了常见病症的初步鉴别和紧急处置技巧,最大限度争取抢救时间,对每名罪犯的生命健康负责。

因人施教 解决“疑难杂症”

在五监区里,还关押着部分大刑期罪犯,加之身体病痛,他们有的对教育改造工作态度消极、抵触情绪很大,50岁的魏某就是其中之一。2020年,身患肺结核的魏某因为制毒贩毒被判无期徒刑,刚来到五监区时,魏某心情烦躁,经常发脾气,不时找茬和同监舍的罪犯争吵,主管警察经常对其进行教育谈话,但是效果并不好。

如何把这些从精神上到身体上已基本绝望的重病罪犯管理好、教育好?张建立觉得,要唤起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对未来的希望,才能顺利开展管教工作。“治疗他的病,先要从解决‘心病’开始。”经过一番情况了解后,张建立决定亲自承担魏某的教育改造工作。经过几天“拉家常”式的谈话和引导后,魏某慢慢打开了“话匣子”,他向张建立讲了曾经的生活状况,谈到最牵挂的父母,当聊到自己曾经爱好写毛笔字和画画时,张建立一下子找到了“突破点”,他鼓励魏某参加监区的书法绘画兴趣小组,还让其担任其他罪犯的“老师”,“让他有事儿干,闲不住,感受到生活的乐趣,精神就有寄托。”从那以后,魏某的情绪明显好转,人也变得开朗起来。

张建立知道,和普通人一样,罪犯同样渴望关爱与温暖,教育挽救,必须身心兼治,让他们在希望中改造,重拾生活的信心。几年来,张建立坚持用“因人施教”的理念开展思想教育攻坚,形成一套适应病犯管理的特色改造模式,在他的帮助下,近年来,五监区已有数百名罪犯以健康的人格、健康的身体回归社会,成为了守法公民。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