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是中国国画的典型代表,其区别于传统绘画方式的最鲜明特点之一,就是所谓的“墨分五彩”之说:所绘景色的层次感必须由墨色的焦、浓、重、淡、清来一一体现。为此,墨色的浓淡则需要用清水稀释,浓墨、淡墨、干墨、湿墨、焦墨这五种不同深度的墨色形成了迥异于其他风景画的所谓“墨韵”。而这同样也是“水墨”一词的由来。
相传,水墨画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然而真正为水墨画奠定中国国画地位的,则是元朝初年的江南文人赵孟。而他的生平故事,也因为水墨而变得隽永和精彩。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文人与水墨的不解之缘。
一、一位“贰臣”的别样生涯
“崖山一战失天下”,这可能是大多数熟悉宋末历史的读者,对于宋朝灭亡的一种普遍感慨。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随着南宋残余势力的消亡,元朝取而代之已经成了大势所趋。不过南朝虽然已经灭亡,无法忘怀赵宋王室之人仍是数不胜数。尤其是江南士人,更是无比感怀故国,许多名仕自此归隐山林,不愿为元朝效命。
对于元朝来说,此时天下已定,自然不会再轻起刀兵。而为了笼络江南士人,同时安抚已经动荡许久的天下。怀柔政策的出现自然也是应有之意。赵孟就是因此走入元朝统治者的视野里。
赵孟的“赵”,与赵宋也有着极为深远的渊源。相传,其祖上为赵匡胤之子秦王赵德芳,这样的身份本来十分敏感,但对于想方设法安抚士人舆论的元朝来说,这样的身份则又给了他们进行一场政治秀的足够资本。拉拢赵孟,既可以表现出统治者的宽宏,又相当于将赵宋一脉再次拿出来鞭打一番。
这样的情况下,在大多数人看来,赵孟自然应该拒绝元朝的封赏和官爵。然而他的举动却着实令人吃惊,在多番考量之后,赵孟最终接受了元朝的封赏,成为元蒙统治下一位赵姓臣子。一时间,天下哗然,南方士人更是将之当作耻辱不再提及。而这也让他终身背负“贰臣”之名。
那么,他为何会接受元朝的官位,以至于让其祖其父蒙羞呢?
这其实与赵孟当时的境遇有着很大的关系。赵孟年幼之时,宋朝就已经灭亡,其对于这个与自己有着父母之邦名分的“前朝”,实际上并无多少印象,而他父亲的早逝则让他尝尽了人间疾苦,其母更是曾经告诫于他“汝幼孤,不能自强于学问,终无以觊成人,吾世则已矣 ”。母亲将自己一生的意义都寄托在他能否功成名就上,可以说这样的执念影响了赵孟一生。他最终北面而臣,其实也是出于这一方面的考虑。
然而,“政治秀”毕竟只是政治秀,朝廷对于赵孟的身世自然还是有着颇多忌惮。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孟虽然最终官至荣禄大夫。但从他所担任职务来看,贵则贵矣,却从未有机会真正触及到实政,他一生也从未有任何机会可以一展襟袍和怀抱。这也为他后来寄情于书画埋下了伏笔。
二、寄情于书画的大家
就像前文说的,以南宋宗室身份出示元朝,这几乎断送了赵孟一生的清名。同侪的嘲讽和指责,朝廷的猜忌,让这位文人一直处于挣扎和矛盾当中。这一时期,他能用于排遣心情的自然就只剩下了自己所熟知的书画。
与旁人想象中不同的是,赵孟对于自己绘画的技艺并不自得,甚至因为无法与前代大家相比而感到无比苦恼。宋代书画,以院体画最为有名,其雕琢之繁复精美,几近天工。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孟选择另辟蹊径,以简约为上,以神似为基,形成了一种适合文人研习的“文人画”。这就是元代山水画的由来。
事实上,这样的绘画思路在宋代就已经出现。宋代的院体画虽然最为出名,但其作者却多是专精于绘画一道的画匠,在这样的情况下,文人墨客想要在绘画的精细程度上超过这些画匠,就有些强人所难。正因如此,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率先提出“士人画”的概念,注重笔下山川之神韵意向,而不注重这些画本身的形似。从这一点上来看,赵孟可以说是继承了苏轼的这一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