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芳华,感恩有你!

2021-08-28 22:04:27 作者: 百年芳华,感

从苦难的旧中国到富强的新中国,百岁老人殷秀英的回忆像一本尘封已久的史书,又似一部徐徐展开的画卷。这是属于个人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的笔记。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22年的春天,江南小镇上的一户穷苦人家,迎来了大女儿秀英的降生。然而,在封建落后的旧社会,女孩的到来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过多喜悦。不久,随着母亲的离世,年幼的秀英被迫辍学,生活也更为艰难……

图说:解放初期来源:绿色青浦(下同)

图说:秀英中青年时期

寒来暑往、雨雪风霜,饱受艰辛的秀英逐渐长大,也迎来了新中国的解放。那时的她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难忘首枚三八红旗手奖章

1952年,秀英跟随丈夫来到青浦县前桥,并在次年的普选中当选为解放街街长。随着妇女劳动力的解放,秀英组织起家庭妇女进行社会化劳动,她办起了托儿所和食堂,还开办了纺纱、刻花、缝手套的手工组,进行经济生产。

图说:秀英工作照

图说:三八红旗手奖章

那时的秀英对建设新中国、新社会充满了干劲儿,白天往返青浦和市区,夜晚组织巡街。不管是学习,还是生产生活,她样样都要带头。在秀英的努力下,解放街连续八年被评为先进。她也得到了一枚沉甸甸的奖章——1960年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76岁圆梦老年大学

图说:老年大学

1998年上海老年大学青浦分校成立,得知这个消息,古稀之年的秀英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看到了重回校园的希望,担忧的是仅有小学一年级文化的她会被学校接收吗?经过多方打听,秀英得到了这样的回复——“老年大学里教的是书法、诗词、绘画等课程,欢迎你来学习”。

图说:老年大学书法作品

半个多世纪的追寻,秀英终于回到了梦寐以求的校园,先后完成了18项课程的学习。在老师们的指点下,她写出一篇篇歌颂新生活的诗词,并用楷书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殷秀英。

从思想到行动 跟党走

图说:殷阿婆读报

2008年,殷阿婆看到了《青浦报》介绍改革开放30周年的新闻。从这一天开始,她又多了一个爱好,抄写《青浦报》的头版头条和中国共产党理论知识,这一写就是十余万字。

2009年,也是在报纸上,殷阿婆看到了一则白血病患儿的求助信息。幼年时父亲重病的经历,使她深深了解“大病”对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尽管并不富裕,但殷阿婆还是捐助了4位白血病患儿。

此后,她多次资助患病儿童、贫困学生、残疾家庭,也向甘肃舟曲泥石流、青海玉树地震等灾区捐款。十余年来,累计捐赠善款数万元、捐书捐物百余件。

百岁老人的幸福生活

图说:殷阿婆的晚年生活

2021年的春天,殷阿婆迎来了自己的百岁生日。当人们问起她的长寿秘诀,殷阿婆说:“每天散散步、打打拳、写写字,身体要锻炼好,思想也要与时俱进。一个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才能快乐到老!”

来源:新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