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暗访”后敲定代建单位,垫付资金“一楼一策”,虹口这个老旧小区这样探索加梯自治路径

2021-08-31 19:17:42 作者: 居民“暗访”

在凉城新村街道和华二居民区的指导下,华二小区在全区率先成立了小区“加梯办公室”

下午,华二小区业委会办公室又热闹了起来——一名楼组长忙着向代建公司工作人员咨询签加梯协议所需材料,站在一旁的业委会成员正“业务熟练”地帮着指点迷津,原来,中午这栋楼的居民刚刚100%通过加梯意愿征询。自从不久前业委会办公室门口挂上了小区“加梯办公室”的牌子以来,这里时不时有居民来咨询、讨论如何让自家门口的电梯加起来。

“这里每个门洞的加梯征询都是由这个楼的居民自己推动达标的,可以说是‘一楼一策’。”说起小区里加梯工作的推进,华二小区业委会主任董关兴很是自豪。华二小区是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一处1990年代中期建成的售后公房小区,老龄化程度较高,部分居民加梯意愿强烈。根据前期评估,小区42个门洞中具备加梯条件的有26个。截至目前,已有5个门洞的居民通过加梯征询,其中2个门洞上周已开始施工。

从去年底开始,在凉城新村街道和华二居民区的指导下,华二小区在全区率先成立了小区“加梯办公室”,居民们积极发挥自治力,让能加梯的门洞尽快安装电梯,让更多需要电梯的邻里尽早享受更好的居住条件,同时为更多老旧小区加梯自治探索路径。

凉城新村街道加梯办派专人与华二小区对接,指导加梯工作

凉城新村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街道新增加梯签约数45台、新增通过征询数27台、新增开工数18台、新增完工数5台,通过征询的项目已涉及75%以上的居委会,覆盖面越来越广。下阶段,凉城新村街道将继续依托“三委”联动平台,发掘“社区能人”,凝聚各方力量,让居民区电梯加装跑出“加速度”的同时,也努力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找谁来造小区电梯?代建方“练摊”,业委会“暗访”

其实早在2018年,小区里就有居民提出想加装电梯。但当时市面上“成品”不多,大多数居民持观望态度。到了去年,居民们发现附近几个小区仿佛“一夜之间”开始加梯。经过居民代表、业委会与居委会的商议,去年底,华二小区决定加入“加梯大军”,并成立了以业委会、居民为主体,与居委会、物业三委联动的小区“加梯办公室”。

今年,加装电梯首次被写入上海“十四五”规划,这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但一开始,居民对政策了解不多,得知情况后,街道加梯办主动安排专人对接,利用周末、晚上为业主“送政策上门”。同时,还从虹口区房管局梳理的代建单位名录中选出了4家单位作为参考。董关兴说,由街道推荐,居民普遍觉得更有公信力、更靠谱,而最终的决定权还是交给居民,也让更多人有了参与感。

华二小区业委会主任董关兴与凉城新村街道加梯办工作人员在现场交流近期小区加梯推进情况

在小区“加梯办公室”的组织下,代建单位分批到小区来“练摊”,与居民面对面接触。其中,第二家来的代建单位还邀请居民到实地去探访——他们曾在附近某小区加装了数台电梯,且已经运行三年。业委会成员潘建涛记得,当天去了20多个居民,有了直观体验后,大家都挺激动。但他和董关兴觉得,电梯到底好不好还得“暗访”。

于是,大部队离开后,潘建涛请几位居民在弄堂口“随机采访”人们三年使用电梯的评价;同时,又找到该小区物业了解情况,并辗转联系上了该小区的业委会主任,和对方足足聊了半个多小时。“最后发现,几路评价都不错,我们对加梯单位就放心了,回去跟居民沟通也讲得清楚了。”潘建涛说。

忽然有居民反悔,垫付高额怎么出?“知情告知书”几易其稿,出资比例“一楼一策”

加装电梯也是一项自治性很强的工作,毕竟每份加装电梯的协议书都需要业委会敲章,等于是和业主直接签订的。从确定启动小区加梯,到选定代建公司,再到推进楼内高比例征询达标,华二小区的“加梯办公室”不断创新和完善最适宜本小区的加梯方案,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