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结束后,作曲家叶小纲登台接受观众致意。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用音乐联结世界,音乐总监余隆昨晚携上海交响乐团与女高音郭森、男中音袁晨野(叶小纲《大地之歌》),以及男高音夏侯金旭、女中音朱慧玲(马勒《大地之歌》),以两位作曲家东西方“双联画”的同名交响声乐套曲为2021-2022音乐季开幕。
这两部作品的灵感都来自唐代诗歌,疫情期间由余隆携上海交响乐团和德意志留声机公司(DG)录制成专辑《大地之歌》。据悉,这是DG在2021马勒纪念年里全新录制的唯一一张唱片。自今年7月全球发行以来,包括《卫报》《金融时报》与国际音乐网等多家海外媒体纷纷给出好评。
“除了唐人街、春节、舞狮和美味的中国菜之外,中国文化还有更多的深邃和精彩值得被海外发现和了解。”余隆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有责任把中国式的审美、哲学和文学以更好的方式展现给世界,希望海内外听众能通过《大地之歌》,听见中国这几千年以来无与伦比的美丽。”
音符展现东西方文化的相通之处和对比参差,“上海声音”引起外媒热烈讨论
作曲家马勒用德国诗人贝特格《中国笛》中翻译的唐诗为题材创作了《大地之歌》,其中唱词直接用李白、钱起、孟浩然的六首唐诗,于1911年在慕尼黑首演。2005年,作曲家叶小纲在余隆提议下,同样以这六首唐诗为题材创作了相对应的中国版《大地之歌》。2021年,当这两位作曲家的同名作品集结在一张唱片中,东西方文化的相通之处和对比参差,引起海外媒体热烈讨论。
近期,英国媒体以《马勒和叶小纲—〈大地之歌〉乐评—交响声乐套曲重返黄金时代》为题,阐明了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现实意义,评价说:“叶小纲的作品似乎呈现了一个富有表现力的世界,完全不同于马勒在《大地之歌》中的色彩……上海交响乐团的演奏总体来说十分精彩,这也是一个《大地之歌》录制中比较快的版本。”
“这两部作品可以被看作两种文化的相遇,反映了欧洲和中国对于生命的成全这一基本人文关怀的不同诠释。”英国乐评人理查德·费尔曼认为,“从风格上来看,两位作曲家有融汇之处。马勒在关于东方的细节描述中尽情挥洒笔墨,而身为路易斯·安德里森和亚历山大·郭尔弟子的叶小纲在风格上植根于欧洲传统。他的音乐气势磅礴,有恢弘的浪漫主义,而在其领悟中又具有令人难以抗拒的中国性。”
著名古典音乐网站Music Web International这样评价《大地之歌》:“指挥和乐队的演奏让人大为震撼,指挥果敢地用有鲜明对比并富有激情的速度及乐句,来确保配器织体的透明,而这种透明感若由不太敏锐的指挥执掌,这种处理可能会显得沉滞拖沓……在听到这张唱片之前并不熟悉指挥和乐队,但听完之后,非常期待他们未来合作的专辑发行。”
除此之外,英国主要的广播电台在“每周唱片”中向听众推荐了《大地之歌》,古典音乐网站Classical Music、Gramophone、Classical Explorer等海外媒体也都向世界各地的乐迷推荐了上海交响乐团的这张DG唱片。
拓展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化中的美学高度,成为新乐季的重要主题
同样用音乐演绎唐诗,马勒和叶小纲的《大地之歌》在艺术阐释上各有千秋。“如果马勒创作出的是油画,那么叶小纲描绘的就是水墨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全人类共通的情感都有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当大家进行交流时,音乐可以成为一个非常有用的参照,帮助人们理解彼此的不同。”在余隆看来,马勒的《大地之歌》更多的是对心灵具体境况的描绘,比如有一段音乐描述人在森林中寻找一个孤独的世界,清淡的黑管吹出惆怅的心境,紧接着弦乐带出阳光的色彩,而这些都在为后面的歌词做铺垫。相比之下,叶小纲的《大地之歌》更像中国诗和中国画。“中国诗可以用一个单字表达出丰富的意境,中国画也有很多留白。叶小纲的音乐呈现了一个中国人对中国诗词的感受,寥寥几笔给人以巨大的想象余地。”